以中医药为媒,为古剑山乡村振兴添新绿 ——“綦彩杏林·情暖古剑” 三下乡活动
晨光熹微,古剑山被薄雾笼罩,重庆移通学院大健康管理学院 “綦彩杏林·情暖古剑” 乡村振兴促进团出发了,他们在山路中前行,准备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中草药科普视频拍摄,传播地方中医药资源
在云翔综合教育实践体验基地的中草药园旁,学生们开始了 “移动课堂”。他们架起手机,镜头对准了石阶缝里的益母草、篱笆旁的金丝皇菊、墙角的黄精。为了让大家能清楚地看到草药的特征,学生们仔细拍摄叶脉纹理,为观众呈现草药的形态、药性与应用价值。这些视频将成为古剑山的 “数字本草图鉴”,助力当地中医药资源推广。
房钰婷摄
中医宣讲,开启健康之门
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团队成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黄帝内经》中的 “治未病” 理念融入村民生活,打破他们 “小病靠扛” 的旧观念。针对当地常见的季节性疾病和老年慢性病,成员们讲解实用的养生知识,还用顺口溜的形式普及起居调摄、饮食宜忌等知识,让村民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房钰婷摄
关爱老人,传递温暖
宣讲结束后,团队成员为老人提供穴位按摩服务、血压测量、血糖测量等健康服务。他们手法轻柔,动作认真,老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对成员们的服务表示感谢。青年学子们不仅关心老人的身体,还倾听他们的故事,让 “老有所养” 的期盼在古剑山成为现实。
房钰婷摄
美育课堂,传承中医药文化
午后,村庄活动中心热闹起来。在美育课堂上,孩子们对中草药充满好奇,他们辨识薄荷、艾叶等草药,亲手缝制草药香囊。同时,八段锦教学也吸引了老少参与,大家在模仿中传承古老的养生智慧,让中医药文化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房钰婷摄
房钰婷摄
农事劳作,反哺乡情
暮色降临,晚霞映照下的古剑山宁静而美丽。部分队员投入到农事劳作中,他们为劳动力短缺的农户劈柴,汗水湿透了衣衫,手掌磨出了水泡,但他们依然坚持。整齐堆叠的柴火垛,见证了青年对土地和乡亲的敬意,也让他们更加理解乡土之情。
房钰婷摄
房钰婷摄
此次 “三下乡” 行动不仅是服务,更是高校与乡土之间交流的桥梁。青年学子们在实践中将中医药文化融入乡村振兴,让古剑山这片土地充满生机,为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