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2 日至 7 月 3 日,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河小青” 志愿服务队 ——“碧浪护河青,金堤守黄魂” 实践团,赴黄河南段三门峡、郑州、濮阳等地,开展黄河流域河南段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为指引,队员们实地感受沿线城市坚持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成果,在社会大思政课堂中汲取养分、锤炼本领,以青春力量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国家战略。
感悟黄河文化,坚定理想信念。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实践队员们参观了三门峡大坝、三门峡黄河公园,了解在黄河治理、生态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走进了郑州市黄河博物馆,通过大量的历史文献、图片、实物以及多媒体展示,全面系统地了解了黄河流域的自然概况、黄河的形成与变迁、中华民族治理黄河的历史与成就,深刻体会到黄河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


实践团参观三门峡大坝、黄河博物馆治河展区
调研生态环境,助力绿色发展。实践队员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为核心,围绕流域生态现状、水资源保护及水污染防治等维度展开系统性实地调研。在三门峡市,队员沿黄河岸线开展生态巡查,细致观测水质指标与河岸植被生态,并与当地环保部门深度交流,全面了解三门峡在黄河生态治理中实施的 “河岸植被修复工程”“入河排污口智能监测系统” 等创新举措,以及近年来流域生物多样性提升、水质持续达标的治理成效。在郑州花园口水文站,队员跟随水文工作者深入学习水位尺、流速仪等监测设备的技术原理,现场参与黄河水沙数据采集记录。队员实地观摩黄河智慧治理平台的运行机制,系统学习当前智慧水利体系中物联网传感、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检等技术的集成应用 —— 该平台通过对水文、气象、地质灾害、雨情、凌情、旱情等多维数据的动态监测与智能分析,构建起全流域 “空天地” 一体化监测网络。此次调研让队员深度接触行业前沿技术,在实践中深化了对生态治理专业的认知认同,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


实践团参观花园口水文站并跟随讲解员学习
参与志愿服务,守护黄河安澜。“让黄河故事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河小青”志愿服务队成员们走进小学,将黄河文化与环保知识巧妙融合,打造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堂。志愿者以 “黄河的前世今生” 为主线,从甲骨文 “水” 字的演化讲起,结合彩陶上的漩涡纹背后的故事,向孩子们娓娓道来黄河文化的基因密码,让孩子们在趣味讲解中感受黄河文化的悠久与厚重。


带领小学生一起制作“把黄河带回家”手工作品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服务队成员以黄河流域为生态轴线,围绕 “读懂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守护生态环境、弘扬民族精神” 四大维度,开展系列调研走访、文化挖掘与公益实践活动。通过此次实践,队员们深切见证了黄河流域在生态治理与发展进程中取得的崭新成就。在社会 “大思政课堂” 的浸润中,他们既锤炼了专业能力、拓宽了认知视野,更坚定了以青春之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夯实专业素养,提升综合能力,主动投身黄河流域保护发展的时代征程,以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 的青春誓言为笔,在服务祖国、奉献人民的不懈奋斗中,让青春之花在黄河之畔绽放出最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