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老师:吴谨、连光阳
法学学部通讯员:尹航
当害羞的孩子勇敢举起小手,当怯懦的眼神逐渐明亮,这不仅是心理知识的传递,更是湘潭大学法学学部学子热忱守护乡村童心的生动实践,是一颗颗幼小心灵破茧成蝶的成长瞬间。
今日的岩门溪村党群服务中心,洋溢着别样的活力与温暖,在法学学部学子的精心策划下,一场围绕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展开的心理课堂在此精彩呈现,实践团为孩子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灵之旅。
看动画学知识:我的身体小卫士
活动伊始,实践团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向孩子们介绍了身体的基本知识。“哪些地方是秘密基地?”这个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认识了自己的身体,明白了隐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了法律与权利的意识。实践团引导他们绘制生理彩图,用色彩和线条表达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并讲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知识,教会孩子们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这不仅是一次生理教育,更是一次自我认知的启蒙,为孩子们未来的自我保护积蓄力量。
图 1 图为孩子们画出身体中的秘密基地
看着孩子们认真绘制的彩图,实践团深深感受到:知识的种子已经悄然播下,它们将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成长为保护自己的力量。
说说我是谁:自我认知的绽放
“展示自己的时候到了!”随着这句充满期待的话语,活动进入了最动人的环节。孩子们轮流上台进行自我介绍,用稚嫩但坚定的声音说出自己的关键词:“我有长头发,我喜欢画画”、“我穿白衣服,我喜欢打球”、“我在班上当班长”等。
最令人感动的是"标签猜猜看"环节。孩子们在便签上写下自己的特点,随机抽取后互相猜测是谁的标签。这个简单的游戏却让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孩子们在互动中发现了彼此的独特之处,也学会了欣赏和接纳自己。
图 2 图为志愿者讲明游戏规则
实践团欣喜地看到,原本害羞的孩子逐渐放下了防备,勇敢地展示自己;原本内向的孩子也在同伴的鼓励下,勇敢地表达自己。这一刻,实践团看到了孩子们眼中闪烁着耀眼的星星。
种下理想树:梦想的萌芽
活动的最后,实践团带领孩子们一起“种下理想树”。每个孩子都领到一个果实形状的卡片,认真地写下或画出自己的理想:宠物医生、医生、老师......这些稚嫩却充满力量的文字,承载着孩子们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当孩子们将果实贴到大树上时,一棵枝繁叶茂的"理想树"就这样诞生了。这棵树不仅记录了孩子们的梦想,更见证了他们心中希望的成长。
图 3 图为制作完成的理想树
实践团相信,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每一颗梦想种子,都将在未来开出绚丽的花朵。作为青年学子,尽己所能守护这些种子,让它们有勇气和力量茁壮成长。
结语:发现超级棒的我
当暮色漫过教室窗棂,两个半小时的时光已悄然生长出奇迹。孩子们不仅触摸到了身体保护的铠甲,更在游戏的星火中发现了独一无二的星光,在勇敢的告白里让梦想抽枝展叶。
图 4 图为志愿者孩子们合照
未成年人保护从不是冰冷的条文堆砌,而是以法律的智慧与人文的温度,共同焐热每一颗童心。实践团以法学素养为锄,以志愿情怀为露,深耕乡村教育热土,在稚嫩的心田播撒三粒种子:一粒叫“自尊”,根植权利意识,让脊梁挺拔如松;一粒叫“自信”,源于法律赋能,让脚步铿锵如鼓;一粒叫“自爱”,懂得依法自护,让灵魂芬芳如诗。待春风化雨时,这些种子必将穿透现实的冻土,长成托举未来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