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湖北医药学院普爱·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队12名队员奔赴丹江口市石鼓镇完全小学,开展为期13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支教活动旨在通过“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全方位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此外,还开设了语数外基础课程和传统文化、绘画鉴赏等系列特色课程,为乡村儿童带来别开生面的暑期课堂。
【生命教育:筑牢防溺水“安全堤坝”】
石鼓镇坐拥太极峡等丰富旅游资源,毗邻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防溺水教育刻不容缓。
在课堂上,支教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去游泳时的注意事项,通过“同学讨论+老师补充”的模式更深一步地将防溺水知识灌输进大家的脑海里。当提到防溺水“六不准”的问题时,还没等老师说出口,大家就齐刷刷地说出:“不准私自下水游泳、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有用……”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等待救援的正确姿势。杨皓婷 供图
【生存教育:火灾逃生与急救的“生命必修课”】
呜——”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在校园响起,正在上课的孩子们迅速反应,在志愿者指挥下捂住口鼻,弯腰沿墙快速撤离。这是支教老师开展的“模拟”火灾逃生演练。理论课堂上,支教老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详细讲解了火灾的危害性,预防措施以及火场逃生技巧等消防安全知识。此次消防安全课堂的讲解,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消防安全意识,也锻炼了大家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图为模拟火灾发生,孩子们有序跑出教室。杨皓婷 供图
“同学们,如果看到有人突然倒地不醒,我们应该怎么做?”在急救课堂上,支教老师正在通过生动的PPT演示和视频案例,向孩子们讲解急救基础知识。为了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掌握要点,志愿者老师设计问答、情景模拟、上台演示等多种互动方式让孩子们更直观的理解解救原理。在讲解海姆利克急救法时,还特地请几组同学上台演示,学生们两两分组,互相练习。“我以前在电视上看过这个动作,今天终于学会了,回家我要教给爷爷奶奶!”一个小朋友兴奋地说。老师们紧盯动作细节,及时指导:“冲击点在腹部,肚脐往上一点的位置,记住“剪刀石头布”手法!”每一个急救动作支教老师都要求规范精准,因为这些技能在关键时刻就是“生命盾牌”。

图为志愿者纠正同学急救姿势。杨皓婷 供图
【生活教育:心灵灯塔照见“人生航向”】
在关注大家生命安全的同时,支教团队同样关心着孩子们的心理成长,“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课堂以这个问题启航,一步步带着孩子们探寻他们的内心。通过自我认识、兴趣探索游戏等方式,志愿者帮助孩子们发现自身的闪光点。“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星星,我们要帮助他们找到最合适自己的成长轨道。”支教老师深情说道。在批阅“理想启航卡”时,志愿者们也敏锐察觉到个别孩子因原生家庭和身边环境的困扰而显露迷茫,他们通过温暖的评语,鼓励孩子正视自己,发现自己的价值。
【薪火相传:从知识播种到精神扎根】
普爱·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队用专业和爱心,为乡村孩子传授实用技能,播撒理想火种;“我们让孩子们不仅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了敬畏和热爱生命的真谛。”实践队员感慨道。十几天的实践,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生命力量的接力与扎根。(通讯员 杨皓婷 孙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