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11名师生组成的“寻迹齿轮上的中国”智造薪火社会实践团,赴苏州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实践团走访先进制造企业,走进厂房,在产线旁与大国工匠、一线技师及往届毕业生深入交流,近距离感受智能制造魅力的同时,明晰行业发展趋势,坚定学生成长为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大国工匠的信念。

(图为“智造薪火”传承团合影 何婷摄)

(图为“智造薪火”传承团合影 何婷摄)
对话行业骨干感悟匠心内涵
实践团先后走访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和信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峻凌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等4家代表性企业,在观摩智能产线的基础上,与企业技术骨干、优秀校友深入座谈交流。
在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校友吴继磊及公司资深技师讲述了自身从一线技工成长为技术骨干的经历,公司HR沈溪详细介绍了新能源汽车传动领域的技术迭代趋势,强调企业对“懂工艺、能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她表示:“企业需要的不仅是会操作设备的人,更是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能手。”

(图为“智造薪火”传承团在苏州绿控与毕业生座谈会 何婷摄)

(图为“智造薪火”传承团参观绿控企业 何婷摄)
峻凌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向实践团成员分享了如何在日复一日的打磨中练就“手感测公差”绝技的故事,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0.01毫米精度”背后是对极致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技能沉淀。

(图为“智造薪火”传承团在峻凌电子与毕业生座谈会 何婷摄)
苏州和信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2022级校友刘晨,分享了自己从实习生成长为技术研发人员的经历,结合“零缺陷品质管理体系”,讲述了自动化生产中“人技协同”的关键节点和产线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专注精神。“课本上的ISO标准,在这里是每道工序的生命线,而一线技师的经验,就是让标准落地的‘密码’。”实践团成员蒯立帅表示,通过与行业骨干的交流,深刻认识到技术技能型人才不是“重复操作者”,而是“创新解决者”。

(图为“智造薪火”传承团在苏州和信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毕业生座谈会 何婷摄)
共建实践平台夯实成长基础
最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先后与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峻凌电子(苏州)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协议,“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在两家企业挂牌。同时,学院在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立“辅导员校外实践基地”。这些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了常态化接触行业前沿的机会,构建起“大国工匠进校园、学子进车间学技能”的长效对话机制。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尹玉军表示,校企合作将打破“学用脱节”壁垒,通过“理论-实践-反馈-提升”的闭环,让学生在与工匠、技师的持续互动中,精准对标行业需求。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资总监陆翠魁承诺,企业将开放智能产线资源,定期组织“工匠讲堂”“校友分享会”,助力学生成长为技术技能型人才。

(图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峻凌电子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协议 何婷摄)

(图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协议 何婷摄)

(图为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绿控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共建协议 何婷摄)
明晰发展方向坚定成长信念
此次吴江之行,让实践团成员厘清了智能制造行业“智能化、绿色化、精密化”的发展趋势,更精准锚定了自身“夯实技能基础、锤炼创新思维、涵养工匠品格”的成长坐标。
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实践的感悟转化为学习动力,在课堂上深耕理论,在实训中锤炼技能,在与行业行家的持续交流中校准方向,努力成长为“懂技术、精技能、有匠心”的新时代工匠,为传承工业文明、助力制造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造薪火”传承团
通讯员:蒯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