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巢湖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粘土塑微观·童心筑未来

发布时间:2025-07-13     阅读
巢湖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粘土塑微观·童心筑未来

         科学,是人类理性与智慧的结晶,是照亮未知世界的明灯。它以严谨的逻辑为基石,以实证的方法为路径,不断拓展认知的疆界,揭示宇宙的奥秘。从微观粒子的量子纠缠到浩瀚星系的演化规律,从生命密码的DNA双螺旋到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科学以无与伦比的力量推动着文明的进步。       
        为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弘扬科学精神,巢湖学院“我是小小实验郎”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于近日走进宿州市三八街道港利社区,开展了以“细胞器粘土制作”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实践活动。团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教学,带领社区小朋友动手制作细胞器模型,将抽象的生物知识转化为直观的手工作品,寓教于乐中传递科学思维。  
微观世界指尖塑形——细胞器黏土创作工坊

        活动当天,大学生志愿者们首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各种细胞器的功能。随后,在志愿者们的指导下,小朋友们用五颜六色的粘土亲手制作了细胞模型。       
   “看,这个绿色的是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地方;这个红色的线状物是内质网,就像细胞内的高速公路...”志愿者向小朋友们解释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抽象的生物学知识变得直观而有趣。
小手拉大手,科学一起走
       除了手工制作环节,团队成员还通过趣味问答、科学小实验等形式,向小朋友们普及基础科学知识。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适合儿童理解的科普内容,包括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健康卫生知识等,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港利社区相关负责人也对巢湖学院学生的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种将高校资源引入社区的服务模式非常有意义,既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也为社区教育注入了新鲜活力。

        在此次“我是小小实验郎”三下乡实践活动中,巢湖学院的志愿者们以创意与热情为桥梁,将复杂的科学知识化作指尖跃动的色彩。通过细胞器粘土制作,孩子们在揉捏塑形中直观认识了线粒体、叶绿体等微观世界的“生命工厂”,而生动有趣的科学宣传更是点燃了他们对自然奥秘的好奇心。这场知识与实践交融的课堂,不仅让科学的种子在童心中生根发芽,更展现了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担当。当孩子们举起亲手制作的细胞器模型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童真的笑脸,更是未来科学探索的无限可能。以粘土塑科学,以行动传薪火——这场跨越城乡的科普之旅,正是青春最温暖的注脚。       
作者:马孟璇    来源:巢湖学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河海大学实践团走进如皋社区科普节水知识守护"生命之源"
  • 巢湖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粘土塑微观·童心筑未来
  • 泸沽湖的星轨间,悬着青春的航标
  • 泸沽湖的星轨间,悬着青春的航标
  • 七月的泸沽湖,格桑花与经幡共舞,西昌学院理学院航空航天核心技术科普实践团队的9名队员,深入盐源县多舍村、木垮村、匹夫村,开展了
  • 三下乡 2025-07-13
  • 湖北医药学院:以生命为灯,引童心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