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上午,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携手遂溪县博物馆,于博物馆内开启“暑光宝盒,科学盲盒”暑期科普系列活动第六期——火山爆发。本次活动旨在帮助青少年初步认识火山爆发,了解喷发原因及种类,明晰对人类的影响,进行“火山爆发”模拟实验,从而更直观深入地认识其形态与过程。
科普讲座

突击队队员廖欣欣以科普视频带小朋友认火山——视频展示火山形态、火山口及周边地貌,让孩子们对火山样貌有具体印象。看完视频,她引导提问:“火山为什么会喷发呢?”接着,她用动画解析火山喷发原因:地球内部像“大火炉”,地幔岩浆温度高、压力大;地壳有裂缝时,岩浆会受压沿通道上涌,最终冲出地表形成火山爆发。
随后,她讲解火山喷发过程:先喷带毒气的岩浆,再喷火山灰和岩石碎块,后涌熔岩流,最终冷却。还介绍活、死、休火山种类,结合图片展示富士山、黄石等特点。最后说明其带来温泉、景观益处与毁植被、房屋等危害,助孩子认识火山与人类关系。
科普实验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直观地认识火山喷发的形态和全过程,我们设计了这场模拟火山喷发的科学实验。首先要往准备好的透明容器里倒入适量食用白醋,接着选自己喜欢的颜色色素,比如红色、橙色,往白醋里滴上几滴,看着色素慢慢在液体里散开、晕染,原本透明的白醋渐渐变成了鲜艳的颜色,一下子就变得生动起来。
等色素和白醋充分融合后,再往里面加适量洗洁精,加洗洁精是为了让等会儿“喷发”时能产生更多泡沫,更像火山岩浆涌出的样子。然后用小勺子轻轻搅拌,让洗洁精和带色素的白醋混合均匀,这时候液体表面会泛起一层细密的小泡泡,好像火山底下的能量正在悄悄积攒。
最后一步最让人期待,我们取来小苏打,小心地撒进容器里。刚放进去没多久,容器里的液体就像被点燃的火山一样,瞬间有了剧烈的反应——带着鲜艳颜色的泡沫“咕嘟咕嘟”地冒出来,越来越多,很快就从容器口涌了出来,顺着“山体”往下流淌,就像真正的火山喷发时岩浆喷涌的样子,小朋友们看着这一幕,都能清楚地看到从平静到爆发的全过程,对火山喷发的认识也更深刻了。

助力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小科学家科普突击队”积极行动!未来,我们将持续携手遂溪县博物馆,开展更多助力青少年成长学习的科普活动,为强化科普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注入青春动能,贡献青年力量。
文字:肖沼怡 何钰婷 黄显淇
摄影:全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