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学院通讯员:马思伟,张能华
为助力湘潭市石鼓镇乡村振兴与产业振兴计划深入实施,近日,湘潭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湘潭县石鼓油纸伞(布)非遗工坊,以设计创新为切入点,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传承探索之旅,旨在用专业力量推动宇昌油纸伞的传播与发展。
下图是实践团成员合照

实践团初入宇昌非遗工坊,便被工坊内陈列的精美油纸伞所吸引。各式油纸伞上,山水灵动、花鸟栩栩如生,精湛的工艺尽显非遗文化的深厚韵味。在初步参观工坊、了解油纸伞制作流程后,实践团成员与工坊匠人及相关负责人展开深入交流,围绕油纸伞的文化特色、受众群体、市场需求等方面,详细采访设计需求。结合石鼓镇乡村产业振兴相关规划和调研成果,团队迅速整合资料,结合专业知识,完成了油纸伞设计的前期构思与准备工作,为后续设计奠定坚实基础。
下图是实践团成员与工坊匠人交流。

次日,湘潭市非遗中心,溯源油纸伞营销团队来到工坊,与实践团进行会谈。会谈中,实践团展示了多套油纸伞设计方案,阐述设计理念与思路。经过多方讨论与筛选,其中一款融合韶山红色文化元素与传统油纸伞工艺的伞面设计脱颖而出,被选定进入韶山展馆展示,这不仅是对实践团设计成果的认可,更为宇昌油纸伞的推广打开新窗口。
下图是实践团与湘潭市非遗中心、溯源油纸伞营销团队。

确定入选方案后,实践团迅速分工协作。一部分成员专注于伞面图案细节优化与包装设计改进,反复打磨,力求在保留非遗韵味的同时,让产品更符合现代审美与市场需求;另一部分成员则着手油纸伞产品拍摄与淘宝展示页面制作工作,精心布置拍摄场景、设计页面布局,用镜头与文字全方位展现油纸伞的独特魅力。
下图是油纸伞产品。
此次实践,湘潭大学实践团以设计为桥梁,将专业知识与非遗传承深度融合,通过一系列切实行动,推动宇昌油纸伞在创新传播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相关成果也为石鼓镇在推进非遗文创产业发展、落实乡村产业振兴计划方面提供了实践样本与设计支持。展望未来,期待更多青年学子以创新之力参与非遗保护与传承,让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为文化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