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巢湖学院“三下乡”团队与港利社区座谈共商留守儿童关爱与科普服务长效机制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他们搭建健康成长的平台、守护纯真心灵,是社会各界的共同责任。近日,巢湖学院“我是小小实验郎”志愿服务队在宿州市三八街道港利社区开展系列科普与关爱活动后,与社区团支部书记陈子璇及工作人员召开专题座谈会。双方围绕留守儿童关爱、社区服务需求、活动成效及未来合作等议题深入交流,为构建“高校+社区”长效服务模式奠定基础。

  座谈会上,团队负责人首先向港利社区对活动的支持表示感谢,随后详细汇报了前期活动开展情况。从生态瓶制作中孩子们对自然的好奇,到细胞器粘土科普里对细胞世界的探索,再到香蕉DNA提取实验时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团队成员通过生动案例,展现了科普活动如何点燃孩子们的科学热情。同时,团队特别提及在留守儿童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部分孩子因缺乏陪伴而性格内向,对课外知识的获取渠道较有限,“这让我们意识到,除了科普,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社区团支部书记陈子璇对团队的付出给予高度评价:“你们的活动像一缕阳光,既带孩子们走进科学世界,又给留守儿童送去了温暖。”她介绍,港利社区现有儿童200余名,其中留守儿童占比约30%,因父母常年在外务工,这些孩子在学业辅导、兴趣培养、心理疏导等方面的需求尤为突出。“以往社区想开展相关活动,但受限于专业力量不足,效果总是不够理想。”社区工作人员也补充道,希望能有持续的、有针对性的活动,让孩子们在陪伴中成长。

  针对社区需求,团队结合专业优势,提出“三维服务计划”:一是“科普课堂月月见”,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实验课,涵盖生物、化学、环保等领域,让科学知识持续浸润;二是“童心伙伴一对一”,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供学业辅导和情感陪伴;三是“成长营季季办”,利用寒暑假开展为期一周的集中活动,包含心理团辅、红色教育、兴趣拓展等内容。

  陈子璇对此表示认可,并提出具体合作方案:社区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提供活动场地和物资支持;发动社区党员志愿者参与,形成“大学生+社区志愿者”的服务队伍;通过社区公众号、居民群等渠道提前宣传,提高活动参与度。双方还约定,每季度召开一次对接会,及时调整服务内容,确保活动精准对接需求。

  此次座谈会不仅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更是对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深化。团队用专业与真诚架起高校服务基层的桥梁,社区则以开放与务实回应群众期盼。正如陈子璇所说:“只有把孩子们的需求放在心上,把服务做到实处,才能让成长不缺位、关爱不缺席。”未来,随着合作的推进,港利社区的孩子们将在科学的滋养与温暖的陪伴中,绽放更灿烂的笑容。

作者:朱杉旻    来源:巢湖学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巢湖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科学筑梦 童心飞扬
  • 滁院学子“赴滁州市检察院爱心陪伴实践小分队”开展暑期爱心陪伴实践活动——温暖之光映童心
  •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报道】: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我是河小青”社会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