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笔墨描红承初心,忆苦思甜共前行 “计行耘梦共绘华章”民族团结实践服务团深入学习和田县改水历史

发布时间:2025-07-18     阅读
       当自来水塔与涝坝旧址同框而立,汉白玉碑身与朱红碑文浑然相融,那些关于汲水、等待与共生的故事,从未随旧址褪色。近日新疆政法学院“计行耘梦共绘华章”民族团结实践服务团成员步入布扎克村涝坝旧址与和田县饮水思源纪念馆,追溯和田县改水历程,深切感悟党和国家对民生工程的深情关怀。
一塘涝水:镌刻在记忆里的民生工程起点
  “看这涝坝,1994年前各族群众生活、牲畜用水都从这里取水”,布扎克村第一书记高伟指着涝坝说道。当年,当地居民心中始终攥着同一份无奈:不喝,就活不下去,直到1994年8月,一场关乎民生福祉的改水工程就此拉开帷幕。如今涝坝早已废置,但万里水网旁边交错的脚印拓片,仍在诉说各族群众共挖引水渠时“你递锨、我抬筐”的并肩岁月。

一座纪念馆:凝固在时光里的民族同心
  布扎克村饮水思源纪念馆内,沉淀着当地厚重的历史记忆与奋斗历程。馆中每一件展品、每一段文字,都清晰勾勒出和田县从“水困”到“水润”的蜕变之路,见证着当地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在生产生活中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珍贵足迹,更映照着民生变迁的温暖底色。
  团队成员在“党的关怀”展区驻足良久,捐款名单里既有沿海企业家的大额汇款,也有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小额捐赠。“走过的路,多回头看看”,高伟书记的话在展厅回荡,让大家读懂了“改水不是工程,是民心工程”的深意。

一抹朱红:续写在纪念碑上的精神传承
  团队成员为和田县改水纪念碑开展描红活动时,神情专注、一丝不苟,认真勾勒着碑上的每一处字迹。大家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不仅系统学习了当地改水历史知识,更深刻体会到先辈们在民生工程中展现的奉献精神与担当。活动结束后,纪念碑与纪念馆面貌一新,更显庄严神圣,为传承红色记忆增添了鲜明色彩。

  服务团成员在活动中俯身执笔融入青春热忱,勾勒历史记忆。这场特别的实践,既是一次思想的淬炼,更是一次青春力量对红色根脉的深情浇灌。展望未来,服务团将持续深耕这片精神沃土,让民族团结与红色传承的交响曲,在青春的律动中愈发激昂嘹亮。
作者: 张佳琦 李悦 李玉成 陈禹同    来源:新疆政法学院“计行耘梦 共绘华章”民族团结实践服务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英语韵律唤醒晨光 双语调研丈量乡土——贵师院外国语“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实践活动纪实
  • 湖南工商大学“治水七星队”赴西湖寺村“三下乡”——金融“活水”润乡村,青春脚步量民情
  • 湖南工商大学“三下乡”实践队:探寻农村污水治理的金融创新之路
  • 湖南工商大学“治水七星队”:从金融视角探寻白箬铺镇黄泥铺村污水治理新路径
  • 忆二七往事,缅二七精神
  • 扇影流芳,艾香传意:志愿之路,与“星”同行的温暖刻度
  • 笔墨描红承初心,忆苦思甜共前行 “计行耘梦共绘华章”民族团结实践服务团深入学习和田县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