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纪实丨蓝天救援助和润 筑牢少年安全线
发布时间:2025-07-19 阅读:
“孩子们,记住,遇见有人溺水,你们的第一任务不是下水,是大声呼救!”7月14日,在东莞市东坑镇广东和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子女安全培训现场,广东科技学院蓝天救援突击队队员的话语掷地有声。这场防溺水与用电安全专项培训,因专业救援力量的深度参与,成为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实践课。
实战化教学,让安全知识“活”起来
培训伊始,《一秒》警示教育片播放完毕,蓝天救援突击队队员便结合近期真实案例开讲:“上周我们接到的一起儿童溺水事故,从落水到失去意识仅1分40秒。”她向小朋友们详解小区泳池排水口隐患、公园湖泊水草区风险,用“2分钟致命”的救援数据敲响警钟。
在应对溺水的实操环节中,“助教+孩子”联合演练成亮点。发现“溺水者”,孩子们即刻分工:一人高声呼救并模拟报警,精准报出位置;一人迅速寻来救生圈、长竹竿;再合力实施岸上救援,用工具将“溺水者”拉至安全区。演练严格遵循“呼救报警—找救生工具—岸上救援”流程,每一步都严格遵循实战规范,让孩子在实战中掌握科学施救法。队员们反复强调:“救生圈、长竹竿才是你们的武器,千万别当‘小英雄’。”
随后,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队员邀请小朋友进行了憋气挑战。挑战过程中,小朋友的憋气时间在十秒到三十秒不等。在挑战结束后,孩子们涨红着脸喘气时,队员们适时介入并解释:“这就是溺水者的感受,恐慌会加速体力消耗。”通过这种体验式教学,孩子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溺水时的不适与危险,从而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队员们不仅注重教授孩子们“他救”技能,更强调“自救”的重要性。在陆上溺水模拟环节,队员们手把手指导孩子们练习“水母漂+仰漂”自救技巧,详细讲解并示范了“抱膝蜷缩—身体上浮—扭转身体—伸展四肢—挺直腰部—双手抱头”的动作要领。孩子们在实践中发现,通过这些简单的动作,即使不使劲游泳,也能有效地让自己浮在水面上,从而节省体力并等待救援。当孩子们完成练习后,他们眼中闪烁着成就感,纷纷表示这种自救方法既实用又有效
、
场景化联动,让安全意识“深”下去
用电安全课堂上,蓝天救援突击队队员设计的“触电急救三连”情景模拟引发热烈互动。“先断电源!”、“用木棍把人拨开!”,孩子们在角色扮演中抢答,队员则重点纠正:“记住,绝缘物必须干燥,湿木头也会导电。”
课后布置的“家庭用电安全排查”任务,暗藏着队员们的用心。我们在实例中发现,很多触电事故源于家庭隐患。让孩子带动家长参与,能形成“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
长效化守护,让安全防线“实”起来
“比起救援成功的瞬间,我们更希望这些技能永远用不上。”蓝天救援突击队队员在总结时坦言。此次与广东和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正是专业力量下沉安全教育的一次尝试。在活动的最后,孩子们与队员们合影留念。这些稚嫩的脸庞上,既有对危险的敬畏,更有对安全的笃定——这或许就是安全教育最珍贵的成果:让生命的防线,在每一次体验、每一句叮嘱、每一个行动中,愈发坚固。
(特别鸣谢宝矿力水特—大冢慎昌(广东)饮料有限公司对本次活动奖品的赞助)
作者:广东科技学院蓝天救援突击队 来源:广东科技学院蓝天救援突击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追随习总书记的足迹,到东山去!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组织青年学生追随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足迹,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习近平新时
- 三下乡 2025-07-18
- 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组织青年学生追随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的足迹,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习近平新时
- 三下乡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