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中展绿意,青春兴农桑|“银龄关爱・智惠民生”经管学子三下乡社会实践
为助力乡村振兴大局、探索青年扎根基层有效路径,切实开展助老志愿服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银龄关爱,智惠民生——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于7月18日,走进周至县哑柏镇裕盛村,以青春之力探寻乡村发展密码,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实践团首站来到裕盛村村委会,与村委两位干部展开深入座谈。据介绍,该村有20个村民小组、1290户共6300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1300人,80岁以上190多人,人口结构特征鲜明。在产业发展方面,裕盛村深耕苗木种植领域,已形成购买—培育—销售—观光的产业模式。如今,苗木种植涵盖白皮松、樱花、月季等上百种,已成为带动村民增收、支撑乡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随后,实践团前往西北最大苗木基地——中国西部裕盛花木城。走进大棚,草木清香沁人,白皮松、晚樱等苗木在自动喷淋薄雾中生机盎然。在养护人员带领下,志愿者们穿行其间,倾听着不同区域详解:“山东的白皮松带土球或裸根保湿包装,通过冷链车恒温运输……栽培的时候需选微酸性土壤,控水防涝。”志愿者们由此掌握了苗木跨区域运输的保湿控温技巧及针对性栽培要点,对苗木产业的标准化流程有了更清晰认知。


紧接着,同学们化身“临时主播”,将在基地的所见所闻娓娓道来,镜头前热情讲解各类苗木培育技艺等内容,通俗生动的讲解收获了网友的点赞互动,也让更多人了解到这片苗木基地的特色与活力。


告别苗木基地,实践团分成两组深入村民家中,重点为老年群体开展反诈宣传。“爷爷奶奶,陌生电话说您中了大奖,可千万别信!”“这是我们整理的反诈类型,您看这里有常见的骗局案例”……同学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真实案例讲解电信诈骗、保健品诈骗等老年人易受骗的陷阱,并帮助老人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筑牢“银发群体”的安全防线。


此次实践活动,既是一次对乡村振兴成果的实地探访,也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同学们表示,将把在裕盛村的所见所闻所感转化为学习动力,未来继续聚焦乡村需求,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