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青春防诈“身边行” ——实践队走进食堂,听工作者讲防骗事儿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青春防诈“身边行”——实践队走进食堂,听工作者讲防骗事儿
7月2日下午,西华大学“青春洞察国情,筑牢安全防线”实践队的队员们抱着一摞问卷和宣传册,揣着满满的热情,走进了学校的食堂——今天,他们要和食堂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聊聊“防诈骗”的事儿。下午2点,我们先到了日常用餐的四食堂。这里的工作人员大多是叔叔阿姨,不少人识字不太方便。我们简单讨论后,决定更改宣传的办法:口头问卷代替书面,把问卷里的内容变成像聊天一样提问,比如说“阿姨,您接过诈骗电话吗?”

图1:聊天式问卷代替书面,便于叔叔阿姨理解
四食堂从“不好意思”到敞开心扉:信任架起沟通桥
“我还有点不好意思,怕说不清楚。”食堂一楼的保洁李阿姨笑着回答。在食堂后厨、打饭窗口旁,队员们趁着工作间隙与大家攀谈。起初,不少师傅阿姨略显拘谨,面对“是否遇到过招工诈骗”“工资结算有没有踩过坑”等问题时,

图2:队员耐心讲解问题含义
总说“好像没有”“记不清了”。但当队员们拿出宣传手册,说起日常生活中容易遇见的诈骗类型、“电信诈骗的常见形式”等,阿姨和叔叔们慢慢放下顾虑——有人说起老乡曾被“高薪招工”骗去打杂,有人提到签合同时没细看条款吃了亏,还有人坦言“遇到事儿怕麻烦,往往自己忍了”。

图3:向食堂叔叔阿姨咨询诈骗经历
五食堂青春力量显活力:年轻员工热情互动掀热潮
下午4点,团队来到了新建的五食堂,这儿的员工大多是年轻的哥哥姐姐,在交谈中,逐渐了解到我们是三下乡防诈骗知识宣传队,十分积极配合我们采访甚至呼朋唤友的叫身边其他员工一起来填写调查问卷,在热情的氛围中很快收集到他们对诈骗类型的了解情况。

图4:年轻小姐姐积极配合填写问卷
这种主动互动的氛围,让调研效率大幅提升。五食堂的30份问卷不仅填写得格外细致,员工们还提出了不少实际建议:“我觉得可以用情景剧的方式来宣传防诈骗知识?可以讲讲怎么辨别那些招工信息是真是假”“遇到问题该找哪个部门求助?”员工的活跃参与,也让队员们更直观地感受到:防诈知识的普及,不分年龄职业,越贴近生活,越能引发共鸣。

图5:采访结束团队合照
青春力量护“身边人”:让防诈知识落地生根
“收集这些情况,不只是做调研,更想帮大家避开坑。”接下来我们会将整理40余份问卷与访谈内容,尤其结合五食堂员工的反馈,提炼出“食堂工作防诈指南”。因为这次活动我们和“身边人”从陌生到熟悉,从拘谨到热聊,这场“身边的防诈调研”让实践队深刻体会到:安全防线的筑牢,始于对身边人的关注,成于真诚的倾听与行动。正如队员们所说:“能让每天为我们添饭加菜的师傅阿姨们多一分安心,这份青春实践就有了沉甸甸的意义。”
队员感受:
这次食堂防诈活动,像一场裹着烟火气的双向奔赴,那些瞬间在记忆里生了根:四食堂的阿姨攥着问卷,笑着摆手说“文化浅,怕填不好”,眼里却藏着认真;打菜的叔叔接过纸笔前,在围裙上反复擦着沾了油渍的手,指尖的粗糙蹭得布料沙沙响;五食堂年轻的哥哥姐姐越聊越起劲,说起防诈妙招时,眼里的光亮得像星子。
这些画面涌过来时,心里忽然被什么东西填满了。看着手里的问卷渐渐厚起来,纸张边缘沾着淡淡的菜香,每一笔歪扭的字迹、每一处密密麻麻的补充,都藏着沉甸甸的信任。原来我们播下的防诈种子,早已借着这份真诚,在身边人的心里悄悄发了芽。
这大概就是活动最珍贵的意义——不是完成了多少份问卷,而是在这些细碎的互动里,读懂了“被需要”的分量,接住了那些带着温度的支持。

单位: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团队名称:“青春洞察国情,筑牢安全防线”暑期三下乡实践队
文稿撰写:李嘉依
图片摄影:李嘉依,唐城
团队成员:李嘉依,蔡鑫,王浩宇,刘得鑫,唐城,陈希苧,付仲森,马彬淳有,吕垚朋,陈旭
指导老师:王凤,杨翠
作者:李嘉依,陈希苧    来源:“青春洞察国情,筑牢安全防线暑期实践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合工大学子三下乡:文化内核传承千年遗产,特色元素助力产业发展
  • 青春防诈“身边行” ——实践队走进食堂,听工作者讲防骗事儿
  • “AI”赋能,“智”造岳西丨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赴岳西县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淮阴工学院“资助圆梦”微光实践团开展调研型资助宣传活动
  • 雨中共奋进——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舞跃狮腾” 团队开展社区服务与活动规划工作​
  • 渔网编织传匠心,公益镜头记美好--广东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文化体验与公益活动
  • 九旬 “守灯人” 与一群年轻人的邂逅,乡村教育的星火,这样燎原
  • 躬身乡土绘新颜 筑牢防线护平安--广东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清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