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青春对话千年窑火:陕西学子探寻耀州窑非遗传承之路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古镇窑火:指尖技艺里的非遗密码
         陈炉古镇作为耀州窑千年窑火延续的历史场所,瓷坊密布,为实践队提供了研习非遗技艺的鲜活场景。队员们实地考察多家瓷坊,目睹揉胚的力道、修胚的精准、绘画的细腻,这些工序正是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作为非遗的生动体现。
         团队对多位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进行深度专访,耀州窑青瓷恢复第一代刻花大师张夏珍在接受实践队采访时感叹道:“耀州青瓷的恢复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人没日没夜努力的结果。”朴实的话语让队员们感受到非遗传承的重量。那双布满老茧却稳健有力的手,在瓷坯上刻画出千年不衰的纹样,诠释着"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精神。

文创园里:新旧交织的传承答卷
         耀瓷文创园区内队员近距离观摩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孟红娟、史军贤的刻花绝技,亲眼见证了“刀刀见泥,线线生韵”的精湛技艺,体会到每道纹路背后凝结的数十年雕刻功夫并聆听她们讲解耀州青瓷刻花的独特之处。
         耀州窑文化基地管委会文旅局负责人吴凡、铜川耀州窑文创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靳杨与成员们围桌而谈,从直播间流量谈到大学生创业补贴,围绕“园区产业体系发展”“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落地”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队员们了解到了非遗保护与发展的创新举措,看到了非遗传承的新可能。

街巷之间:流淌在生活里的文化共鸣
         沿着耀州窑唐宋窑址的考古标线,队员们分辨窖穴烧痕、丈量窑床宽度,用手机拍下土层断面。在铜川博物馆,从唐代的素面青瓷器物到宋代的刻花珍品再到现代的耀瓷文创,展柜里的器物串联起一条清晰的非遗脉络,仿佛能看见千年来匠人们接力奔跑的身影。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耀州窑,实践队走进社区、广场等地方开展文化宣传活动。队员们精心准备了宣传扇子、调查问卷、实物展示和互动体验,向群众讲解耀州窑的历史与工艺。“原来我们家用的青瓷碗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位市民在听完讲解后赞叹道。

         在与非遗传承人促膝长谈时,团队成员被"一生只做一件事"的坚守深深打动;当镜头聚焦耀瓷的流光釉色时,也会惊叹于传统工艺的精妙绝伦;整理问卷数据时,年轻的心灵为非遗传承的困境而揪心;调研产业现状时,又为传统工艺的创新转化而振奋。
         此次实践经历,让成员们明白文化传承是热爱点燃的火种。当青春创意遇上千年窑火,每位成员深知自己不只是旁观者,更能成为新时代传承者,未来将持续为耀州窑文化传承献力。


 
作者:张宇彤    来源:“青春践履,瓷火薪传”实践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肇庆学院学子浦特农业行:乡村企业兴农路,青春感悟振兴力
  • 肇庆学子三下乡:深耕沙浦农情  青春助力发展
  • 红色赋能乡村,青春助力振兴
  • 红色赋能乡村,青春助力振兴
  • 7月12日-7月20日,长安大学 “铸魂砺志・拓稻兴乡” 实践队在延安富县开展以 “红色赋能乡村,青春助力振兴” 为主题的活动。实
  • 三下乡 2025-07-20
  • 广东科技学院“青江银鲤”突击队探访鲤鱼洲,看四位经营者借“百千万”东风绘就文旅振兴卷
  • 创飞科技实践团参观聊城市孔繁森纪念馆,汲取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