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廉”征途,赴“綦”乡之约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踏“青廉”征途,赴“綦”乡之约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弘文·青廉”蒲公英社会实践服务团暑期“三下乡”启程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7月17日,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弘文·青廉”蒲公英社会实践服务团正式启程。这支由“青马工程”学员组建的团队,在执行院长凌孟华的指导与团委书记康慧的带领下,奔赴重庆市綦江区永城镇中华村,开展“长征路·青廉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抵达中华村后,受到驻村第一书记杨杨、村党支部书记李杰及全体村民的热烈欢迎。交流中,两位书记生动讲述了中华村的发展实践:依托王良纪念馆、王良故居等红色文化地标,建设将军故里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将“廉”文化融入乡村治理各环节,全力打造政风清朗、产业繁荣的美丽乡村样板。
在随后的座谈中,实践团成员与两位书记聚焦“清廉村居建设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展开深入探讨。成员们结合专业知识与当地实际,就红廉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廉洁教育形式创新、乡村治理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杨杨、李杰书记对团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热情给予高度认可,期待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推动中华村红廉文化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助力新时代乡村建设提质增效。
为探寻廉洁精神的历史脉络,实践团还深入基层走访,专门采访了王国强、李正炳两位抗美援朝老兵。从老兵回忆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手要干净、心要透亮”等作风要求中,成员们真切感受到廉洁品格在革命年代的深刻内涵;李正炳老人“不怕困难、坚守廉洁本色”的谆谆教诲,更让大家深受鼓舞,决心将廉洁文脉代代相传。
一天的实践调研让团队成员感触良多。大家深刻体会到,“廉”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流淌在历史长河中、活跃在乡村振兴里的精神力量。红色土地上的廉文化故事与老兵的亲身经历,让“清廉”从文字转化为具象的精神滋养,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
接下来,“弘文·青廉”蒲公英社会实践服务团的青马学员们将以文典“廉”为核心,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实现思想引领、能力提升与特色彰显。他们将以青春视角诠释红廉故事,让“青廉”力量在基层扎根结果,为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之路贡献青年智慧与担当。
作者:曾娇 刘印莉 马帅 张芷瑄 康琳欣 李睿希 赵玉宁 段佳鑫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弘文·青廉”蒲公英实践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红色赋能乡村,青春助力振兴
- 7月12日-7月20日,长安大学 “铸魂砺志・拓稻兴乡” 实践队在延安富县开展以 “红色赋能乡村,青春助力振兴” 为主题的活动。实
- 三下乡 2025-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