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贵州大学“贞心丰行”实践队怀揣着对乡村振兴的热忱与使命,踏入了有600年历史的国家级3A景区贞丰古城,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调研之旅。此行,他们肩负着为对门山村茶叶产业、铜鼓文化与旅游业深度融合探寻新路径的重任,旨在为这片古老而充满生机的土地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对门山村迈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实践队穿梭于古城的街巷之中,用心感受着每一处历史的痕迹,全面了解目前景区的运行状况。贞丰古城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通过创新性保护与活化利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完美融合。景区围绕“吃住行娱游购”旅游要素,形成了特色餐饮区、非遗文创街、民俗展演区等多样的业态,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这里的经验与智慧,或许就是对门山村茶旅融合发展的关键钥匙。
图为贞丰古城
一家名为“半米茶铺”的茶叶店吸引了实践队的目光,店内有红茶、白茶、绿茶、黄金芽,还有贞丰独有的嬢嬢茶。
图为半米茶铺
在与店铺老板的交流中,实践队了解到“半米茶铺”背后的故事。该店拥有自己的品牌“余田半亩”,种植地贞丰县者相镇,种植有3000余亩的茶叶。店铺目前售卖的黄金芽为880元一斤,这不仅源于茶叶本身的高品质,更得益于贞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更为珍贵的是,“余田半亩”还有20世纪70年代知青下乡时所种的老茶树,这是其突出的优势。同时,他们还与贵州大学茶学院紧密合作,为其注入了强大的科技与人才支撑。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半米茶铺”不断提升茶叶品质,创新茶叶产品,让古老的茶树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图为实践队成员询问“余田半亩”茶叶种植情况
实践队在贞丰古城汲取着智慧与灵感。他们将把在古城的所见所闻、所学所思带回对门山村,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精心绘制一幅茶旅融合的壮丽画卷。他们相信,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茶叶产业与铜鼓文化将在旅游业的带动下,交相辉映,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这不仅是一次调研,更是一次探索与创新的征程。贵州大学“贞心丰行”实践队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用青春与智慧,书写对门山村茶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让这片古老的土地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