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载风云流转,现今朝霞光万丈。为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索科技发展与文化普及相结合的道路,2025年7月15日,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红色基因深植八皖,奋进五年再启新篇”巡展宣讲团的学生们前往巢湖市博物馆开展实践活动,寻找时代幕布之下斟满的絮语。
巢湖市博物馆,作为国家三级博物馆,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该博物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见证了巢湖地区的历史变迁,也成为了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者和传播者。此外巢湖市博物馆还在教育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举办各类展览、教育活动和讲座,博物馆向民众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素养。



图为巢湖市博物馆标志性建筑供图昂正楠
巢湖市博物馆内设有的远古时期的巢湖、巢湖历史文化、巢湖革命历程、巢湖非遗、农耕文化、巢湖名人、放王岗汉墓遗址等7个常设展厅,全方位系统性地展示了巢湖的历史和文化。从古代文明到现代社会,从历史故事到民间传说,博物馆用丰富的展品和生动的展览,带领学生们穿越时空,感受巢湖的历史脉动。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被博物馆的精美展品所震撼,从远古时代的简陋工具,到华丽锦绣的文物,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巢湖的历史变迁,还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例如,馆内的古代陶瓷、书画作品、工艺品等,都是巢湖地区历史文化的瑰宝。其中的一尊西汉鎏金铜朱雀最为独特,它是巢湖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1996年出土于巢湖放王岗汉墓。整器以青铜浇铸、通体鎏金,高12.5厘米,重620克。朱雀双足并立于四瓣花形底座之上,昂首翘尾,两翼开张呈欲飞未飞之势,羽纹以极细阴线刻出,层次清晰。颈部、胸腹与尾羽转折夸张,既具楚汉浪漫主义的飞扬动势,又体现汉代工匠对力与美的精准把握。这些展品让学生们对巢湖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学生们对这座城市的底蕴感到敬佩。



图为巢湖市博物馆有关历史文物的展品供图昂正楠
除了展品,巢湖市博物馆还通过丰富的教育活动和互动体验,把“可看”升级为“可学、可玩、可带走”,增强了参观的趣味性和参与性。例如,博物馆与学校合作,自2020年起,博物馆先后与巢湖学院、安徽大学历史系等高校签订共建协议,成立“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站”。200名经过培训的大学生轮流担任讲解员、研学助教,把课堂搬到展厅,把论文写在文物旁。2023年3月,巢湖市第三中学“星火讲解”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40名初中生利用周末到馆轮值讲解,该项目激发了青少年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此外,博物馆还举办了亲子研学等学习活动,如在2024年4月20日,安巢经开区组织15对亲子家庭走进博物馆,孩子们在“银山智人”场景里穿梭,在非遗展厅聆听乡音,完成一张“博物馆寻宝图”才算打卡成功。同时巢湖市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博物馆通过举办社科普及日等特色活动,如博物馆邀请有巢文化研究专家宁业高开设《深入讲好大巢故事》专题讲座;同一天,城北小学20名“小画家”现场写生,铜鼎、陶俑在他们的画纸上“活”了起来。从大学生到小学生,从城市亲子到乡村留守儿童,巢湖市博物馆用一场场真实落地的活动,把静态的文物转化为动态的课程,让文化自信在一次次互动体验中生根发芽。



图为学生们参观巢湖市博物馆供图昂正楠
巢湖市博物馆的参展之旅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魅力,学生们不仅了解了巢湖的历史变迁,还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独特文化底蕴。总的来说,巢湖市博物馆在教育功能、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发展与和谐等方面不断努力探索提升博物馆自身的教育质量和影响力的方法,寻找文化传承和科技发展的道路,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