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寿光果蔬物流与电商销售的发展现状,探索农产品流通模式对乡村振兴的助力作用,2025年7月21日,山东理工大学 “一路前行” 实践团前往中国寿光老百姓市场及蔬菜交易大厅开展暑期 “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实地调研果蔬产业的销售渠道与电商发展瓶颈。于7月24日下午,“一路前行”实践团前往中国寿光老百姓市场及蔬菜交易大厅,由队长张艺锦带领,线下成员全部参与。在魏总的带领下,参观中国寿光老百姓市场及蔬菜交易大厅,了解寿光的蔬菜的销售情况,助力乡村振兴。
市场概况:南北流通,搭建果蔬交易枢纽
在市场负责人魏总的引导下,实践团首先参观了老百姓市场与蔬菜交易大厅。据介绍,该市场以水果销售为主,蔬菜品类相对较少,主要聚焦于各类瓜类产品,如西瓜、甜瓜、羊角蜜、网纹哈密瓜、水果黄瓜及南瓜等。“我们这里既是寿光本地果蔬的外销窗口,也是全国果蔬的中转枢纽。”负责人魏总介绍道,市场内的果蔬一部分来自寿光本地种植,另一部分则从内蒙古、宁夏、两广地区乃至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家运来,经寿光集散后再发往全国各地,形成了“多地汇聚、辐射全国”的流通格局。实践团成员观察到,交易大厅内车水马龙,工人们正忙着装卸、分拣瓜类产品,一派繁忙景象。

图1 为魏总正在向实践团成员介绍贝贝南瓜。
通讯员 郑安慧 摄
图2 为中国寿光老百姓市场的工人正在包装产品。
通讯员 郑安慧 摄
电商探索:线上突围,聚焦耐储品类销售
随后,实践团与负责人魏总就果蔬电商发展情况展开深入交流。负责人魏总表示,市场积极拥抱电商趋势,已有部分商户尝试线上销售模式,不仅在京东、淘宝、抖音、拼多多、美团等主流电商平台开设店铺,还曾与“与辉同行”等知名直播间合作,售卖寿光贝贝南瓜、彩椒等产品。“目前线上销售主要依靠主播小黄车带货,直接开展直播销售的情况较少。”负责人解释道,这是因为市场经过实践发现,耐储性强的瓜类产品更适合线上售卖,其在运输过程中不易破损,能降低售后风险。实践团了解到,通过电商渠道,寿光的特色瓜类得以直达消费者手中,进一步拓宽了销售范围。
图3 为魏总与实践团成员就果蔬的销售情况展开讨论。
通讯员 郑安慧 摄
发展瓶颈:多重挑战,制约电商规模扩张
在交流中,负责人魏总向实践团详细分析了果蔬电商发展面临的困难。“线上销售看似简单,实则暗藏诸多挑战。”魏总坦言,首要问题是成本失衡 —— 果蔬本身单价较低,但快递费用偏高,导致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其次,部分果蔬保鲜期短、易破损,运输途中若出现损毁,退货成本往往由供应商承担,容易造成亏损;此外,直播销售的订单量波动较大,供应商难以精准预估库存,而平台对发货时效要求严格,超时发货面临高额罚款,这些因素都制约了线上业务的扩张。实践团成员还了解到,针对这些问题,市场正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如与快递公司协商降低物流成本、研发更适合果蔬运输的包装材料、建立动态库存预警机制等,力求为电商发展扫清障碍。
图4 为蔬菜交易市场。
通讯员 郑安慧 摄
实践感悟:流通革新,助力乡村振兴提速
此次实践让团成员深刻认识到,农产品流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环节,而电商则是激活流通活力的重要引擎。尽管寿光果蔬电商面临诸多挑战,但市场在探索中已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通过聚焦优势品类、借力平台流量,逐步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网络。实践团成员表示,将把此次调研所得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为破解农产品电商发展难题建言献策,助力寿光果蔬产业进一步打通“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