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乡土实践,艺映振兴乡村
广州新华学院艺映传韵突击队十日乡土实践纪实
2025年7月13日至7月22日,广州新华学院艺映传韵突击队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号召,深入广州市从化区良口镇良平村,开展为期10天的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以“艺术设计+特色产业”为核心模式,通过宣传片拍摄、农产品包装设计、助农直播、村民技能培训等多元举措,助力从化荔枝品牌升级与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乡村产业注入青春动能。

(突击队与团委工作人员合影)
良口镇依托北回归线独特的红壤与流溪河滋养,孕育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从化荔枝”。然而,当地面临人才外流、品牌同质化、销售渠道单一等挑战。广州新华学院艺映传韵突击队精准对接荔纯聚农生态发展有限公司需求,以高校创意资源赋能传统农业,探索“艺术+电商+文旅”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良平村荔枝)
突击队成员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良平村的荔枝品牌进行了全新的形象设计和包装设计,使荔枝产品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


(良品村荔枝IP形象荔仔初稿)
同时,突击队还利用电商平台和社交媒体平台,开展了一系列助农直播活动,将良平村的荔枝产品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通过直播,观众们不仅能够直观地看到荔枝的生长环境和采摘过程,还能够了解到荔枝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直播现场)
良口镇作为从化区文旅融合的重要示范镇,坐拥米埗村、国家版本馆、生态设计小镇、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五指山景区——老虎头、广州第一峰——天堂顶、溪头旅游村、千龙沟大瀑布等8大特色景点,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系统的品牌整合与精准的旅游推广,当地文旅产业的综合效益未能充分释放,村民参与旅游经济的收益渠道有限。突击队的到来,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为良口镇的文旅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良口镇旅游攻略图初稿)
多维赋能构建乡村振兴生态链
品牌塑造:讲好荔枝故事
摄影组历时6天跟踪拍摄荔枝从采摘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创作农产品宣传片《荔行千里,根在良口》。影片采用“成长日记”叙事框架,通过拟人化手法展现荔枝的自然禀赋与人文底蕴,累计采集素材超500组,微距镜头捕捉的荔枝果肉纤维与果农劳作场景成为视觉亮点。

(农产品宣传片《荔行千里,根在良口》视频封面)
设计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
设计组针对荔枝包装、金花茶酒礼盒等需求,完成6套设计方案。以荔枝红为主视觉,融合良口山水元素,优化包装结构增强运输安全性。




(良口镇荔枝、桂圆、农产品系列、金花茶酒包装设计初稿)
直播助农:打通产销壁垒
直播组开展4场专题直播,创新“田间直播+云品尝”模式。主播现场剥开桂味荔枝展示莹白果肉,详解冷链配送与糖酸比优势,单场最高观看人数达3153人,点赞量11.8万次,新增粉丝482人,商品曝光成交率1.96%。团队同步培训30名村民掌握账号运营、商品上架等技能,建立长效助农机制。在本次"青春直播助农"实践活动中,突击队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成绩单。通过精心策划的直播营销活动,成功为良平村农产品打开了线上销售新渠道。预热短视频浏览量达7717次,精准触达目标消费群体;获得266次点赞,58次转发,形成良好的传播效应;评论区互动热烈,提前为直播活动造势。直播观看人数突破3153人,远超预期目标;收获11.8万次点赞,互动率极高;直播期间新增粉丝482人,为后续持续营销奠定基础。

(户外直播展示荔枝现场)
乡土情怀与青年担当
在这次深入良平村的实践中,突击队的成员们亲身体验了从荔枝的种植、采摘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他们深刻体会到,每一颗荔枝背后都凝聚着农民们的辛勤汗水与不懈努力。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是文化的传承与社会的和谐。通过这次实践,突击队的成员们更加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从“青春赋能”的初心到“扎根泥土”的实践,从“粒粒皆辛苦”的体悟到"打开新可能"的突破,艺映传韵突击队用行动证明,乡村振兴既是国家战略,也是青年成长的广阔舞台。这场跨越十天的实践,不仅为良口镇留下了切实的发展助力,更在每位队员心中播下了服务乡村的种子,让青春之花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绚丽绽放。

(突击队帮助农户收割水稻)

(突击队与荔纯聚农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合影)
结语
10天的良口实践
艺映传韵突击队用镜头记录乡土之美
用直播架起产销之桥,用设计点亮产业之光
这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既是新时代青年践行使命的生动注脚
更是“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鲜活样本
未来,团队将持续跟踪服务
助力良口镇绘就“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