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支教团——拓染塞进课堂,自然美学秒变“流量密码”

发布时间:2025-07-30     阅读
      为助力孩子们感受拓染技艺的独特魅力,提升他们对传统手工艺与自然美学的感知能力,7月13日,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情系盐城乡村,爱撒支教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五汛镇,开展了一场以“拓染里的自然密码”为主题的手工实践课程。
  极富创意的拓染实践活动,能充分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手工艺的探索热情,使自然之美与匠心技艺在指尖完美融合。
  课程伊始,团队成员周芸珂先为孩子们播放了一段拓染技艺的示范视频,直观呈现拓染的完整流程,帮助孩子们快速了解这项传统技艺。

(图为7月13日,团队成员将植物花草浸入明矾水。周芸珂供图)
  随后,团队成员将水与明矾倒入大透明盒中,把孩子们自带的各类植物花草放入盒中浸泡。同时向孩子们讲解:“明矾水具有固色作用,将植物浸泡20分钟,能让颜色更牢固地附着在布上。”浸泡时间一到,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取出植物,仔细将水分擦干。
  接着,大家领到了团队分发的帆布包,开始在包上摆放自己心仪的图案。王少奕小朋友捧着带来的三叶草,认真对比叶片形状,小声嘀咕:“这个像小爱心,应该能印出好看的图案。”与此同时,团队成员给所有孩子分发了A4纸,指导他们把纸放在帆布包内侧,防止颜色浸染到另一侧。之后,团队成员拿着大透明胶和剪刀,悉心帮孩子们将摆好的植物固定在帆布包上,确保拓印时植物不会移位。

(图为7月13日,团队成员协助孩子们进行拓染制作。周芸珂供图)
  固定好植物后,孩子们拿起锤子,轻柔且均匀地敲击植物。团队成员在一旁指导:“敲打时要顺着植物的形状进行,确保每个角落都能敲到,这样颜色才能印染得美观。”


(图为7月13日,孩子们用锤子敲击被胶带封住植物的帆布包进行拓染创作。杨珺涵供图)
  对于一些颜色不够鲜明的植物,团队成员给孩子们递上水彩笔,让他们依照植物原本的色彩适度上色,让图案更加鲜艳生动。孩子们带来的植物多是田埂边常见的狗尾草、蒲公英,这些平凡的草木在拓染中变成了独特的艺术品,让他们发现了身边自然的美。

(图为7月13日,部分植物拓染成品展示。石瑜供图)
  拓染源于古代草木染技艺,是劳动人民利用自然植物创作的智慧结晶。考虑到乡村孩子容易接触自然植物,拓染能让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传统技艺,团队特意选择了这项技艺带入课堂。

(图为7月13日,支教团队与手拿拓染帆布包的孩子们合影留念。周芸珂供图)
 
                                                                                                                                                                                                                                                                                                                                                        通讯员:周芸珂  石瑜
作者:周芸珂 石瑜    来源: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情系盐城乡村 爱撒支教课堂”暑期社会实践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支教团——拓染塞进课堂,自然美学秒变“流量密码”
  • “皖”美茶香润程岭“叶”脉相承兴乡村——南京农业大学“皖”顷碧绿团队解码程岭村产业联动
  • 重走长征路,奋进新征程 ——“赣黔星途”实践队赴贵阳红飘带纪念馆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 广东科技学院破云支教实践突击队 | 童悦柳絮践初心 破云支教筑未来
  • 编程奇妙课:当代码邂逅童趣与巧思
  • “萤火映乡途,道路勤美化”——西南石油大学三下乡志愿服务队走进仁寿
  • 广州新华学院学子三下乡探访海丰麒麟狮艺扎作传承之路
  • 非遗彩扎“破圈”!青年学子为社区注入传承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