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陕西工大”秦工薪火“实践团:在钢火与纱线之间追寻奋斗印记

发布时间:2025-07-31     阅读

       走进西安大华1935与西安老钢厂这两座承载时代记忆的工业遗址,仿佛跨越时空,沉浸于一段段厚重的历史之中。这不仅是一场对工业文明的深度探访,更是一场精神上的洗礼和专业认知的升华。

       西安大华1935曾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纺织基地,见证了中国民族工业从起步、抗争到复兴的全过程。在其展厅中,斑驳的纺织设备、手绘的工厂布局图、工人工作时的老照片,静静诉说着那个物质匮乏却充满希望的年代。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通过历史讲解、互动宣讲、艺术演绎等方式,在一座座老厂房、一件件旧设备中,感受到“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执着精神。特别是在“纺锤”这一意象中,展现出纺织工人将小事做到极致、把岗位当战场的职业精神。

       而在西安老钢厂的参观学习中,则感受到另一种更为坚毅的力量。作为新中国早期重要的钢铁企业,老钢厂承载了西北冶金工业发展的历史使命。陈列馆内保存着第一炉钢水的模型、冶炼炉口的砖瓦、老一代工人佩戴过的工帽与工证,那些曾经高温炽热下的奋斗场景,被完整保留下来。通过话剧演绎、现场朗诵、沉浸式观展,实践团成员们重新走入那段“以铁为骨、以汗为墨”的工业岁月。尤其是“奋战十五天,炼出第一炉钢”的标语,不只是口号,更是一代人心血与担当的象征。

       这两场实践活动让人深刻认识到,工业不仅仅是机器与流水线的运转,更是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用青春和智慧铸就的奋斗史。他们用手中的技术,支撑起国家制造业的崛起,也用行动诠释了敬业、执着、奉献的职业精神。

       通过走访工业遗址,不仅拓宽了对所学专业的理解视野,也激发出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更深思考。新时代的青年应以历史为镜,在回望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将自身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工业遗址虽沉默,但精神仍炽热。从纺织车间到炼钢厂房,从手工纱锭到重型机械,每一次实践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制造强国”的初心。对于新时代的专业学生而言,铭记这段历史,传承那份执着,是走好技能报国之路的关键一步。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校企同行 产业振兴:商学院赴吉美大健康产业基地共促数字化助农新形态
  • 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记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研究生会组织
  • 乡”约盛夏,青春“践”行——云南师范大学数学文化科普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戎耀国安先锋队:元帅馆里学精神,振兴路上问民策 ——重庆师范大学退役学子暑期实践厚植家
  • 谒故居感悟忠魂,访老兵铭记赤诚 ——重庆师范大学党委保卫部戎耀国安先锋队社会实践活动纪
  • 重庆师范大学"戎耀国安先锋队"赴綦江开展红色研学与非遗传承实践活动
  • 山东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与莱西市水集街道产芝村举行社会实践基地共建授牌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