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至7月18日,广州新华学院锦绣高凉突击队前往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开展三下乡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规划,将党中央提出的“实施中医临床优势培育工程,加强中西医结合”的战略落到实处,通过“中医理疗+问卷调研”的方式,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慢性疾病防控的作用,开展健康服务、入户走访、问卷调查等志愿活动。
校地联动明方向 文化探访增底蕴
活动伊始,突击队便积极深化校地联动,高州市宝光街道社区医院提供的医疗数据引发队员重点关注:近一年就诊记录中,其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就诊记录占8%,患者集中在 60~75 岁年龄段,这一数据直观反映了当地老年群体肺部健康问题的紧迫性。医院还就慢性支气管炎相关问题进行了专业解答,指出吸烟、感染、空气污染是主要病因,并且患者药物依从性普遍不高,且治疗前中后期心理波动明显。这些信息为突击队精准设计服务内容和相关问卷提供了医学依据。
在出发之前,突击队还进行了在校进行培训,特邀护理学院兼中医药文化社团指导教师的黄海城老师和康复学院的王程灵老师为突击队成员进行义诊知识培训,此次培训是基于中医药社团与突击队合作展开。

(黄海城老师教学中)
(王程灵老师对穴位进行讲解)
在抵达高州市后与宝光街道办事处团工委负责人吴锡明就活动具体内容和地点展开深入沟通。吴锡明负责人对健康服务活动提出了贴合基层、明确群众需求、构建规范服务流程等要求,并介绍了当地情况,为突击队后续工作指明了方向。
(与团工委负责人对接照片)
7月13日与书记对接完毕后,突击队在对后续活动地点进行踩点过程中,还前往了高州市博物馆,通过观看文物,深入了解了高州的历史,这让队员们对当地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增添了一份文化底蕴。
(突击队员观看陈列的历史展品)
研学诊疗强技能 中西结合拓思路
为明确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疗方式,突击队前往高州市人民医院中医科,在谢懋华主任的带领下,观摩中药理疗全过程,了解艾灸、小针刀疗法等操作要点,并参观了中医科门诊科室和康复医学科治疗部,为后续开展健康服务奠定了扎实的技能基础。

(突击队队员在医院参观学习)
社区服务广覆盖 直播调研传知识
结合前期校地联动数据,突击队在7月13日至7月18日深入宝光社区、平江社区、观山社区、北江社区 6 个社区,分工开展健康服务与调研:部分队员为老人提供血压血糖测量、艾灸(重点针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大椎、足三里等穴位)、推拿(用揉法缓解腰肌劳损)等便民服务;另一部分通过问卷收集 “中医理疗体验”“慢性支气管炎情况”“保健活动习惯” 等一手信息,并同步普及家庭血压测量、日常艾灸注意事项等健康知识。在观山、北江社区,突击队还开启健康直播,演示理疗操作、讲解 “三高” 患者饮食等技巧,吸引超 2000 人次观看,让中医知识突破地域限制广泛传播。此外,7 月 15 日,突击队联合当地社工在宝光塔公园开展 “清新呼吸,健康同行” 爱国卫生志愿运动,清理垃圾、杂草,以行动践行健康环境共建理念。


(突击队队员进行义诊服务)
入户走访送精准 健康技能进万家
聚焦医疗资源相对薄弱的西岸村与北江社区,突击队以“一户一策”的方式推进入户服务。7月14日和16日,队员们带着艾灸盒等工具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完成基础健康监测后,结合其体质特点定制理疗方案——为风寒湿痹的老人增加艾灸时长,为阴虚体质者调整推拿力度。针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家庭,队员们创新采用“示范+纠错”模式:先演示肺部叩击的正确手势与力度,再让家属实操并即时纠正角度偏差,确保护理动作规范有效。
走访中,队员们敏锐发现部分老人因独居产生的心理压力,不仅耐心倾听其生活琐事。这种“医疗服务+情感关怀”的双重投入,让健康帮扶从“解决病痛”延伸至“守护心灵”,真正实现了健康技能与人文关怀的双向扎根。

(突击队队员进行入户调查)
此次三下乡活动,突击队服务居民350余人次,收集有效问卷208份,深入75户家庭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直播吸引超2000人次观看、获赞2万。微信公众号总浏览量 3238次,增长粉丝16人,单篇浏览量最高达880次。
突击队将青年智慧与专业力量注入乡村振兴,以“中医理疗+健康宣教”的新模式,让健康中国理念在乡村扎根生长,有效提升了基层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为完善基层健康服务体系贡献了力量,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担当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