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徐州蔺家坝船闸:千年水脉上的民族团结新地标

    发布时间:2025-08-09     阅读
    来源:磷光同行实践队
“过去这里是漕粮北运的咽喉,如今是56个民族船工共护的‘黄金水道’。”7月11日至14日,磷光同行实践队5名学生记者沿徐州段大运河溯源,在蔺家坝船闸见证了一条千年水脉如何化身民族团结的鲜活纽带。
“襟吴带楚水千里,一闸雄踞锁北关”
站在蔺家坝船闸的汉阙式门楼前,磷光同行实践队的5名学生记者被眼前的景象震撼:黛瓦朱柱、斗拱飞檐的闸室牌坊,在7月正午的阳光下晕染出鎏金轮廓,宛如一座矗立于碧波之上的汉代水关。京杭运河由鲁入苏的第一道闸,也是苏北运河梯级通航的起点。
“一闸锁三河,七省通衢地”  
蔺家坝船闸位于苏鲁两省交界的大运河微山湖出口,素有“七省咽喉、漕运锁钥”之称。闸室两侧,花岗岩护栏以汉画像石技法雕刻着车马出行、漕舟竞渡的图案,与不远处钢臂林立的现代化装卸桥形成“古与今”的时空对望。夜幕降临,闸首高杆灯投射出暖黄光晕,汉阙檐角的风铃清脆作响,仿佛在提醒夜航船队——江苏的“北大门”到了。
闸起潮生:黄金水道上的时代引擎
闸门每日起落三十余次,两万五千吨级船队穿行如织,蔺家坝船闸正以“黄金水道”的澎湃动能,托起淮海经济区的开放骨架。2023年,这里通过量突破1.8亿吨,铁矿石、集装箱、光伏板在闸室短暂交汇后,一路向南直达长江、向北通联渤海,成为长三角与京津冀之间最繁忙的“水上高铁”。
夕阳最后一缕光掠过闸首,飞檐剪影与千帆灯火交织成一幅“汉风今韵、水脉连心”的剪影。水过蔺家坝,便是一脚踏进江苏。闸门一开,运的不仅是货物,更是汉风与56个民族共同的江河梦。(通讯员 吴悠 蔡响响 李丛峻)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