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南的沃土上,顺德美食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历经时光的沉淀依旧香气馥郁。顺德美食作为岭南饮食文化中耀眼的瑰宝,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地域历史与民俗风情,更体现着顺德人的生活智慧与匠心精神。2025年7月8日,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服务队携手佛山市顺德区星槎小学,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课堂,让美食与科学的韵味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绽放。
活动课伊始,鱼丸老师以顺德美食为引入点,展开了对酸碱知识的讲解。鱼丸老师将柠檬酸与小苏打粉末分别倒入清水烧杯搅拌,待粉末溶解后,把溶液滴在pH试纸上。最前排的小男孩突然低呼一声,引得周围学生纷纷探头张望。学生们惊讶地看到:柠檬酸溶液使试纸变橙,小苏打溶液则让试纸变绿。知识就在这一次次探头、惊呼与讨论中,悄悄扎下了根。
(图1:鱼丸老师给大家展示滴过柠檬汁的牛奶)
讲解结束,实验随即拉开序幕,一场科学探索之旅就此启程。七位助教迅速行动,将实验材料分发至七个小组。学生们即刻投入实验操作,有的屏息观察粉末溶解的过程,有的小心翼翼地将液体滴上试纸,还有的举着变色后的试纸与邻组比对。此起彼伏的惊叹声里,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具象,为科学探索埋下小小的种子。
紫甘蓝水作为另一种指示剂登场,从新的角度演示着酸碱的奥秘。正当学生沉浸在酸碱探索的乐趣中时,鱼丸老师端出一杯紫色的紫甘蓝水。她将紫甘蓝水分别滴入柠檬酸溶液和小苏打溶液,前者瞬间染上胭脂红色,后者化作清澈的蓝色。学生们忍不住激动地拍手,有的还拉着身边的同学,感叹实验想象的奇妙。随后,各组领到材料动手尝试,试管中颜色的奇妙变幻,让学生们眼中跃动着发现的惊喜光芒。学生对实验实操过程有了深刻体会,探索科学的脚步也愈发坚定。
(图2:小朋友在尝试制作酸碱溶液)
(图3:小朋友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实验间隙,“你画我猜”的互动游戏让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助教老师MC老师给出几个词语,每组依次派出五名学生接力传递信息。第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下图案,第二个学生用手比划动作,直到最后一位学生回答出答案,全组欢呼着击掌,学生们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成了课堂里最动人的背景音 —— 那是属于探索之外的、纯粹的快乐。
(图4:小朋友玩你画我猜小游戏)
“鱼皮去腥实验”加深了学生们对酸碱知识的认知。滴过柠檬汁的鱼皮的腥味明显地变淡了,柠檬汁的酸性物质能分解鱼皮中的腥味成分——这个发现让学生们对“酸”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亲手操作时,大家格外认真,有的轻轻挤压柠檬汁,有的仔细涂抹鱼皮,鼻尖凑近时的表情从皱眉到舒展,藏着满满的成就感,让学生们对‘酸’的作用有了全新认知。
(图5:小朋友认真观看助教老师示范操作)
活动尾声的问答挑战环节,学生们的热情丝毫不减。鱼丸老师抛出的问题刚落,一只只小手便像春笋般竖起。学生们的回答既准确又响亮,不少人还结合自己的实验过程补充细节,展现出对知识的清晰认知,让所学内容得到了巩固和升华。
课程落幕,学生仍意犹未尽。这场融合味觉、视觉与思维的科学课,不仅让他们学到了知识,更在心中播下了探索与热爱的种子,为科学探索之路留下深刻印记。
撰稿人:吕子涵
初审人:周嘉琳
复审人:骆上菲
终审人:王乐童
来稿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团委学生会服务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