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清远8月12日电(通讯员孟文轩 王熙 李恩烯)7月14日,广州新华学院“数”一“数”二突击队赴九龙镇峰林晓镇开展专项调研。团队通过沉浸式景观体验、系统性游客问卷调查及运营管理观察,全面分析景区文旅融合发展现状,重点探索数字化传播赋能生态旅游的创新路径。本次调研共回收有效问卷103份,获取关键数据为九龙镇智慧文旅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突击队进入景区,便被太极草坪如翡翠绒毯般的开阔景观所迎接。标志性景观“峰来运转”水轮车缓缓转动,轮叶带起的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虹彩光晕,为炎夏注入清凉意境。深入园区核心区,盛夏荷塘正值最佳观赏期,团队成员乘舟穿行碧叶间,记录下粉荷含露、鱼群巡游、蜻蜓点水的完整生态链。沿木板小径行至针茅草海,风过处绿浪翻涌的景致令人驻足,而“漫天飞仙”月牙步道通过悬空设计营造云端漫步幻境,将喀斯特地貌转化为沉浸式体验空间,成为年轻游客拍照热点。
人文景观方面,景区展现精巧设计思维。穿过缀满风车的粉色拱门,藤蔓缠绕的文化长廊悬挂着摇曳的红色灯笼与清脆风铃,营造声光交织的浪漫氛围。差异化场景满足多元需求:粉黛片区针茅草穗构成流动的粉绿云海;越野基地陈列的退役坦克承载历史记忆。景区重点打造的主题场景(小火车罗曼蒂克站、文化走廊等)受到游客青睐,这与问卷中71.84%受访者期待“核心景点串联主题线路”的需求高度契合。
运营服务环节体现精细化管理的坚持。清洁班组每两小时巡回保洁,烈日下清理荷塘浮萍;园艺师定期修剪藤蔓形态维护景观层次;安全员在“峰林飞翔”滑索项目全程监护。这些鲜少入镜的服务者被团队成员称为"风景背后的温暖注脚",其标准化流程为数字化管理提供底层支持。
基于103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揭示三大趋势。传播渠道方面,78.64%游客通过抖音、小红书等短视频平台获取信息,远超旅游APP(44.66%)和社交媒体(39.81%)。线路设计偏好显示,71.84%游客期待康养亲子等主题线路,66.99%关注季节性景观路线,48.54%愿探索小众景点但需强化特色包装。网红效应认知呈现理性化,66.02%游客愿尝试网红推荐点但强调需结合真实特色,仅18.45%会单纯因网红效应前往,提示营销需平衡热度与真实性。
当夕阳为峰林镀上金边,团队成员在暮色中完成实地数据采集。此次构建的“水轮雾虹-荷塘生态-针茅草海-月廊云径”场景数据与游客需求关联,将为九龙镇文旅产业升级提供支持,助力生态资源向沉浸式体验的创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