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清远8月12日电(通讯员孟文轩 李恩烯)7月15日,广州新华学院“数”一“数”二突击队赴九龙镇金造村开展红色资源专项调研。作为九龙三十三景之“古村遗韵”,这座始建于1466年的村落承载着九龙起义、金造保卫战等革命历史。团队通过实地探访罗发故居、革命历史展厅、罗氏祖祠等红色遗址,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并探讨数字化传承新路径。
罗发故居:追寻革命初心印迹
团队首站抵达九龙起义指挥部旧址——罗发故居。成员们通过陈列的泛黄报纸、历史照片及荣誉证书,深入了解罗发生平:1926年生于金造村,1944年投身抗日,1949年组织九龙金造起义并参与金造保卫战,离休后仍心系老区发展。故居内保存的纪录片与实物资料,生动展现了革命先辈的赤诚担当。
历史展厅:铭刻烽火岁月
在九龙起义金造保卫战革命历史展厅,泛黄战报与革命文物无声诉说着峥嵘往事。团队成员倾听村干部讲解金造村民众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深刻感悟革命先烈为英德解放事业作出的光辉贡献。墙上的历史痕迹与玻璃柜中的实物,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纽带。
罗氏祖祠:红色血脉与家族传承
步入罗氏祖祠片区,墙体残留的弹痕清晰可见,见证着1949年的革命烽火。突击队注意到,祠堂现存11间宗祠,门前武官碑林立,彰显尚武传统。罗发父子正是依托家族资源与人脉,组织武装力量投身革命,体现了家族精神与时代使命的深刻交融。成员们特别考察了“三水合金”地理特征(三条河流交汇),解读其“聚财”传说与人文底蕴的关联。
共探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
围绕红色资源活化利用,团队与村干部展开专题交流。村干部坦言,当前村委会通过短视频等新媒体宣传存在专业短板,对大学生团队提出的动画技术、AI讲解等创新手段高度期待,认为其能提升传播效能、吸引年轻群体。同时他强调,创新需兼顾村中老人接受度,须坚守历史真实性核心原则,通过“传统内容+创新形式”让红色精神深入人心。
调研成果转化计划
基于本次红色资源采集,团队将启动专项数字化传播路径:制作 《探索九龙之古村遗韵》 宣传片。在 “九龙三十三景”小程序增设红色旅游专区,整合金造村革命遗址导览、历史事件解读及路线规划,拓展革命精神传播载体。
红色精神滋养下的新农村
今日的金造村,革命印记与田园生活和谐交融。团队成员记录下院落中铺晒的金黄玉米、缀满枝头的繁花、悠然转动的田间风车,深切感受到红色基因滋养中乡村的宁静与生机。这份融合历史厚重与生活诗意的独特气质,将成为数字化传播的重要内容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