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切感悟近代爱国将领的赤诚情怀,2025年8月8日,淮师实践团队5名成员走进安徽省巢湖市张治中故居,开展“循着将军足迹,厚植家国情怀”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探访与深度研学,解码张治中将军“胸怀天下、忧国忧民”的精神密码。
图一 张治中故居的牌匾
踏入故居,青瓦白墙的民国建筑静静矗立,赵朴初题写的“张治中故居”匾额在晨光中更显庄重。团队成员在讲解员带领下,逐一参观主体建筑与生平陈列区。大厅内“五福捧寿”水磨石地板历经百年仍清晰可辨,左侧卧室里,藤编座椅、老式书桌依原貌陈列,简朴陈设折射出将军“身居高位而不奢”的品格。庭院中,那棵张治中亲手栽种的梓树枝繁叶茂,两人合抱的树干上布满岁月刻痕,当地百姓称其为“精神之树”,如今已成为参观者触摸历史的鲜活载体。
图二 精神之树
生平事迹陈列室里,200余幅珍贵图片与10余件实物史料勾勒出将军的传奇人生。黄埔军校时期与共产党人并肩共事的合影、“一·二八”淞沪会战中亲笔拟定的作战指令、1949年赴北平参加和平谈判时的行李箱……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抉择背后的民族大义。“您看这封1949年的家信,‘为国家统一计,纵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短短数语,尽是赤子之心。”团队成员小李驻足展柜前,轻声向同伴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
活动最后,团队在梓树下举行“爱国精神接力”分享会。成员们结合所见所感各抒己见,“将军一生三次主政新疆,始终坚守‘民族团结高于一切’的信念,这种格局值得我们深思。”“从抗日战场到和平谈判,他用一生践行‘爱国不分党派’,这正是当下青年需要传承的担当。”故居管理员也动容道:“年轻人愿意沉下心来读这段历史,就是让红色精神活起来的最好方式。”
此次寻访让团队成员在历史现场读懂了“爱国”二字的千钧重量。大家表示,将以将军精神为指引,把感悟融入日常,让红色基因在实践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