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聚焦“百千万” | 第七站:从热爱到坚守:吴东松狮艺文化馆以武载道,以武传情

    发布时间:2025-08-14     阅读
    来源:广州新华学院莞韵留香突击队

  主封面图:

  前言

  为探寻英歌舞这一潮汕非遗的传承密码,揭阳市揭西县塔头镇团委书记郭桂玲、塔头镇文文服务中心沈仲喜携莞韵留香突击队走进揭阳市吴东松狮艺文化促进会。在这里,我们观看并了解到英歌舞的起源、融合武术戏剧的历史脉络,见证机构坚守传承的努力,借参观表演、对话传承者,解码传统文化传承的活力与希望。

  图1:揭阳市揭西县塔头镇团委书记郭桂玲、塔头镇化文服务中心沈仲喜携莞韵留香突击队走进揭阳市吴东松狮艺文化促进会

  图2:突击队师生与吴东松教练洽谈

  非遗传承的热血阵地

  在塔头镇的街道旁,红墙亮眼的“揭阳市吴东松狮艺文化促进会”,是潮汕非遗传承的一方热血阵地。这里,藏着老板吴东松对英歌舞、狮艺的执着坚守。从热爱出发,这里不仅是英歌舞、武术、舞狮的传习所,更承载着潮汕人对非遗文化的深情。红墙之上,武术、英歌舞的宣传画,诉说着传承的故事,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在守护非遗的路上并肩前行 。

  图3-5:揭阳市吴东松狮艺文化促进会宣传画

  非遗技艺的薪火相传

  踏入场地,武术表演率先开场。学员们拳脚生风,剑术虎虎生威,每一招一式都扎实有力,既展现传统武术的力量美感,更传递着武术传承人对尚武精神的传承,让千年武术文化在当下迸发新活力。

  紧接着,舞狮登场。红黄醒狮先是轻快跳跃,身姿矫健如雀跃;随后狮尾稳稳托举狮头,顺势直立而起,狮头微微晃动,似在昂首眺望,简单动作里透着股机灵劲儿。这一摆一立,藏着舞狮传承人对祥瑞的期盼,也让舞狮这一传统民俗,在灵动表演里延续文化脉络。

  突然,鼓点骤然炸响,如惊雷落地,英歌舞表演瞬间点燃全场。二十名舞者身着朴素练功服,未施油彩的脸上透着专注与昂扬。他们踏着铿锵节奏,步伐整齐如阵,挥臂、击掌、踏步,每一个动作都标准有力,刚劲中带着千钧之势,呐喊声与掌声交织,将那份藏于骨子里的忠勇豪情,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不是简单的舞蹈,而是一场穿越四百年的历史对话。从明代传承至今,英歌舞以武术为骨、戏剧为魂,将梁山好汉聚义的故事融入肢体,每一个动作都是对忠义、团结的生动诠释。舞者们弓步稳健,转身利落,仿佛真的化身好汉,在舞台上演绎着“替天行道”的壮志。

  表演结束后,突击队队员与教练体验英歌舞短棍动作练习。突击队队员们认真模仿,击棍、转棍、甩棍动作,即使反复尝试仍磕磕绊绊。亲身尝试方知英歌舞学习之难,演员行云流水的表演,背后是无数日夜苦练。这份不易让我们更敬佩演员,也懂英歌舞四百年传承,靠一代又一代人以执着热爱,将忠义团结融入动作,延续至今。

  图6:突击队队员体验学习英歌舞动作

  传统技艺的传承坚守

  机构创始人吴东松与传统技艺相伴多年,这份坚守始于他对武术、舞狮和英歌舞的深沉热爱。他的办公室墙上挂满自己与孩子们的奖杯与奖状,无声诉说着对技艺的执着。十年间,他常承接商演与政府邀请的表演,既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成长,也为英歌舞等文化拓宽传播路径。谈及困境,他坦言曾因不可抗因素暂停训练与演出,但言语间满是对传承的坚定和对孩子们的牵挂。教练吴博鸿、卓浩洋亦怀揣一身武艺与传承之心投身教学,将热爱融入每一次指导。从冠军老板到热血教练,这份对传统的赤诚,正让技艺的火种持续燃烧。

  图7-9:揭阳市吴东松狮艺文化促进会部分获奖荣誉

  图10:指导老师吴翠与教练吴东松洽谈

  图11:突击队队员冉臻东采访教练吴博鸿

  图12:指导老师吴翠与教练吴东松洽谈

  结语

揭阳市吴东松狮艺文化促进会作为潮汕非遗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始终以弘扬英歌舞、传统武术及狮艺为己任,在吴东松先生的带领下,以专业教学、公益传播和舞台实践为纽带,让千年非遗技艺焕发时代光彩。这里不仅是技艺传习的课堂,更是文化自信培育的沃土。未来,促进会将继续以坚守之心、创新之力,推动潮汕优秀传统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图13:学员在训练后交流放松

  图14:指导老师吴翠采访小学员

  图15:揭阳市揭西县塔头镇团委书记郭桂玲、塔头镇文化服务中心沈仲喜、揭阳市吴东松狮艺文化促进会老板吴东松与突击队师生合影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