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3日,青岛农业大学国旗护卫队“‘潍’护童真传薪火,‘青’情筑梦旗飞扬”志愿服务团志愿者,在支教课堂上为孩子们带来了生动的地理学课程与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为孩子们打开认知世界的窗口,筑牢精神成长的根基。
地理课堂:解锁世界的“金钥匙” 课程围绕以“认识世界”为核心,志愿者老师用通俗的语言清晰阐释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大组成部分,重点教学地图三要素,并通过“计算家乡到北京的距离”“寻找学校附近河流”等现场演示,让孩子们快速掌握实用技巧。课程还介绍了全球风貌、中国疆域及山东特色,助力孩子们在熟悉认知中深化对地图的理解。

图为老师上课场景 井雨婷通讯员摄
创作环节中,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出了心中向往的世界;随后播放的罗布泊视频则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自然的伟力与脆弱,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世界的探索欲。

图为老师上课场景 刘芮宁通讯员摄
红色教育:传承不朽的“精神密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志愿者老师依托课堂开展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
老师们以史实为脉络,为孩子们梳理十四年抗战历程: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到1945年日本投降迎来胜利;通过时间轴与地图呈现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关键战役,让孩子们直观感受胜利的来之不易。杨靖宇冰天雪地坚守、赵尚志痛击日寇……英雄事迹结合影像资料与历史图片讲述,更触动人心,孩子们眼中的泪光与紧握的拳头,尽显内心震撼。

图为老师上课场景 迟浩宇通讯员摄
此次系列活动,既以知识启蒙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又用红色教育筑牢了他们的精神根基。这些课程丰富了乡村教育内容,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探索世界与热爱祖国的种子,让爱国主义精神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