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摹海岸绿色轮廓,描绘文旅发展画卷
发布时间:2024-07-23 阅读:
初夏时节的日照,蜿蜒向海的阳光海岸绿道串联起沿海沙滩景区,游客熙熙攘攘穿梭其中,一幅生态美的画卷次第展开。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赴日照阳光海岸绿道进行实地调研,十分荣幸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了解海岸线修复以来日照文旅产业的创新性发展,记录下海岸线建设者、保护者、发展者的故事。
绿色生态筑根基,群众协力促发展
和煦的海风吹拂下,我们沿着太公岛进入海岸线绿道,发现绿道不仅是连接海岸和陆地的道路,而是一条保留着原有松林、沙滩、礁石和湿地的绿色通道,坐落着观景平台、运动步道、游客休憩广场的旅行场景,不仅点缀了城市的海岸线,也成为游客和居民的放松之地。工作人员向我们讲述道日照海岸线通过人工种植植被、清淤两方面进行生态修复,演变成如今的绿道,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我们在沙滩上看到各式各样的打卡地标,正记录着每一位游客的身影,也在呼唤着远方的游客的到来。
沿着绿道行走途中,我们遇到一位将要入住海边民宿的游客,她兴奋地向我们描述着对此次旅行的期待,并对民宿所在的海岸线绿道的环境表示十分满意。坐落在海边的民宿,出门便可遇见大海,呼吸良好空气,成为很多游客的住宿首选。我们也不禁感概到,海边民宿是海岸生态修复与文旅发展相融合的良好范例,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我们继续沿着绿道前行,看到在沙滩的一角,阿姨们在用垃圾夹捡取沙滩上遗落的垃圾,她们装备齐全,分工有序,干净利落的背影倒映在沙滩上。我们不自觉的被吸引过去,与阿姨们进行交谈。阿姨们是附近的居民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利用闲暇时间来到海岸线附近清理垃圾,并对垃圾进行有效分类,是守护海岸线的环保卫士。在征得阿姨的同意后,我们拿起垃圾夹捡取垃圾,只有实践才知道,看似简单的垃圾夹取工作,其实在多次重复工作后,便会腰酸背痛,阿姨们却每天重复着工作,维护美丽的海岸环境。这让我们心生敬佩,海岸线生态修复不仅要依靠工程建设,还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维护良好生态环境,促进文旅发展。
盘活优质资源,赋能文旅产业
随着游客们的脚步,我们来到东夷小镇,入眼便是青砖灰瓦、飞檐翘角的古东夷建筑特色,我们走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中央,时不时被精致的手工艺品吸引,食物的香气随之铺面而来。由于临近阳光海岸绿道,海边游客量充足,加之独特的东夷文化特色点缀,东夷小镇游客量稳定增长,带动了商铺收入。商户们在享受文旅产业发展带来盈利的同时,也自觉维护着小镇的生态环境,随处可见的垃圾分类标识以及干净整洁的街道,都在彰显着小镇文旅发展的内生活动。我们不禁为这样齐心守护环境的场景所动容,他们都是海岸线发展的助力者。
坐落于海岸上的海洋美学馆,可谓是真材实料的海洋基地。海岸线治理过程中,废弃的育苗场依靠原有的设施资源,摇身一变成为海洋美学馆、城市书房,凭借着近海的优越地理位置,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我们走在城市书房中,看到人们在安静的读书,零星的海水和风声作伴,宛如惬意的世外桃源。城市书房这类文旅产业依靠海洋生态环境,聚焦人们内心深处对于宁静美好的追求,打造心灵的栖息地,产业吸引力不断增强。
沿着葱茏的绿树,闻着草木的清香,或漫步于绿道,或骑行于跑道,我们在此处寻找心灵的归宿。日照阳光海岸绿道的生态建设将继续向着可持续方向前进,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生活力。(通讯员 董一冉)
作者:小海螺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今日大学生网 周云
大学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