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卢馨林)7月20日,南京财经大学“走如意路 往皋处行”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杜清萱、张羽嘉等一行五人来到江苏省如皋市如城街道顾庄村,进行了一系列乡村实践调研活动。团队成员们来到了素有“花木盆景之乡”美誉的顾庄,在村书记及志愿者的带领下,有序开展了此次调研。
我们团队从顾庄历史文化、生态发展以及未来规划等多个方面深入了解了顾庄的乡村振兴之路。旨在通过本次实践调研、文化交流、网络推广等方式,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顾庄是“如派”盆景的发祥地,“家家栽种花木,户户蟠扎盆景”是顾庄社区的“一村一品”的产业特色,刚走进顾庄村,满目便是一片绿色,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一草一木都诉说着顾庄这片土地上的传奇故事。
团队实践的第一站便是顾庄社区总支部委员会,内设有社区图书馆、社区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等,充分迎合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众深入融合的需求,引领着顾庄党建工作的发展。团队成员在于书记的交谈中了解到党建会议室、红色图书馆等都是对村民免费开放的,以党建为引领,让村民亲身投入到村集体的发展规划中,希望让每个老百姓都感受到党就在身边,让群众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之中。社区图书馆是顾庄社区传播文化、提升服务软实力的阵地,图书馆凭借功能服务“优”、理念模式“新”、活动方式“活”的特色,获评“南通市四星级韬奋书吧”“如皋市四星级东皋书吧”等称号。

图为“走如意路 往皋处行”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成员与村书记交谈。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杜清萱 供图
在参观完社区党建相关服务设施后,实践团队在村书记及志愿者的带领下到达了桂园。走进桂园,入目是巍峨的大树,据书记介绍,桂园内的大树有不少是从国外引进栽培的,价值可以达到三百多万每棵,园内树木总价值可以用亿来衡量。除了有年代价值的大树外,桂园内还有许多各具特色的盆景,盆景经人工修剪栽培,每一个都是别样的风景。顾庄有很多村民就以盆景修剪工艺等为营生,盆景生意也成为了顾庄的主要营收来源。据了解,顾庄盆景剪扎技艺已经成为了非遗文化传承。
成员们在参观途中不仅了解了许多顾庄花木盆景历史与发展进程,见识了许多不同品种与培育方式的植株,还深入了解到顾庄未来在盆景方面的发展规划。志愿者告诉团队成员,顾庄从多个角度深入探寻乡村振兴之道,未来可能将村民散户的盆景售卖生意集中起来,不再以杂牌形式分别售卖,而是将顾庄盆景做成知名品牌,打出名号。这个有盆景历史底蕴的村庄将走出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

图为“走如意路 往皋处行”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成员与村书记在桂园的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杜清萱 供图
接着,实践团队跟随书记与志愿者在村庄内坐车参观了一圈,整个村庄都被花木盆景所包裹,每家每户门庭前都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木。据书记介绍,每户人家的花园风格与建筑特色都是自己设计的,每一户都不同,独具风味。顾庄近年来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和美化亮化工程,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因地制宜推进特色庭院创建,真正展示如派盆景“云头雨足美人腰,左顾右盼两弯半”独具魅力的绿色生态家园,让游客体现长寿文化、观察花木盆景、享受田园风光,真正体现美丽乡村美丽农家的独特内涵。用花木盆景建设美丽乡村不仅为顾庄建设注入了独特的活力与动力,也为其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

图为五松园内风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杜清萱 供图
最后,团队成员们来到了五松园。这是一个独具苏州园林特点的私家园林。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都别具建筑艺术特色,让人一入园便有身处江南园林的美感,身心愉悦。据了解,这是村内大户的私人园林,这些村内大户都是早些年凭借盆景生意发展起来并自己出资设计建造的园林,像这样依托于花木盆景发展的村户在顾庄还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顾庄拥有高中级技师160多名,花木经纪人360多名,花木盆景销往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与顾庄书记交谈后,团队成员得知,现在的顾庄社区正以“花园融合家园,家园点缀花园”融合发展模式,大步向“环境生态宜居、百姓安居乐业”的新型现代小康村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