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盐城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志愿者团队深入社区开展急救科普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AED的使用非常简单,我们要懂救、会救、敢救,要在危难时刻伸出援助之手,这也是宣传的意义”,来自盐城工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彭光新正专注的给居民“授课”。
  6-7月,盐城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卫生科普人人知,紧急救护人人会”志愿者团队走进了新四军纪念馆、盐城南洋镇盐东社区、阜宁县吴滩社区等地,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宣传普及的实践活动,依托盐城全市AED普及网络,形成“培训-考核-实践”的闭环。
 
图1介绍AED的使用以及心肺复苏(吴滩社区)
  一、专业培训夯实科普根基
  “救命的黄金时刻是最初4-6分钟”,盐城急救中心培训科科长邱国军告诉志愿者们,通过模拟人实操演示心肺复苏按压深度、频率等关键要点,操作AED设备“开机-贴电极-听指令”等标准化流程,并针对婴幼儿及成人海姆立克法的差异进行分组演练。
  培训结束后,每位志愿者需通过理论与实操考核,确保科普服务的专业性,这支志愿者团队从最初报名的35人,到最后考核仅剩下11人。
  
图2市急救中心工作人员正在给志愿者们培训考核
  二、科技赋能构建急救生态
  “打开微信公众号,搜索盐城AED在线,就能快速查到周边的AED了”,志愿者们正逐个帮助居民搜索教学。盐城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并实施了公共场所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地方性法规,开发的“盐城AED在线”小程序成为重要科普载体,用户可通过手机实时查询周边AED设备位置及导航路线,这一数字化急救网络为科普实践提供了重要支撑。
  
图3志愿者给居民发放宣传手册(吴滩社区)
  三、多维实践延伸科普半径
  “你们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以前不知道AED在哪里,甚至都不知道长什么样,更别谈如何使用了”,村民朴素的话语,深深打动了志愿者们。
  志愿者在盐城市碧桂园天玺小区“龙虾节”现场,设置模拟急救区,用情景短剧再现“有人突然倒地”的应急场景,吸引居民围观参与。
  在盐城市南洋镇盐东社区、阜宁县吴滩社区,志愿者彭光新发现围观群众中不乏老年人,便特意放慢讲解语速,配合肢体动作演示胸外按压力度:“就像这样,手掌根部重叠,手臂垂直向下压。”
  
图4志愿者情景再现演示急救方法(碧桂园天玺“龙虾节”)
  四、科技赋能构建急救生态
  在盐城中海凯旋门小区,志愿者与一群中小学生进行互动,共同演示“小程序定位+AED取用”的全流程。当看到系统显示附近AED步行仅需3分钟时,当地居民表示:“这为老旧小区的急救保障提供了支持。”
  
图5志愿者给居民介绍如何正确抢救(海嘉社区)
  五、追随革命先辈续烽火传承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值此之际,志愿者团队追随革命前往新四军纪念馆,探寻抗战时期新四军人道主义实践的足迹,重温中国红十字工作者的救援历程,以实际行动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图6志愿者给旅客普及紧急救护常识(新四军纪念馆)
  实践结束时,志愿者在盐城急救中心的留言簿上写下感悟:“当看到中学生能独立完成AED操作时,才明白科普的意义在于让急救知识和技能从课堂走向生活。”未来,信息工程学院志愿团队将与盐城急救中心建立长期合作,把实践中形成的“数字化急救科普模式”推广至更多地区。
  
图7实践团成员合影(新四军纪念馆)
(通讯员 纪锦霖 彭光新)
(摄影 张凯 陈昶成)
作者:纪锦霖 彭光新    来源:盐城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盐城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志愿者团队深入社区开展急救科普实践
  • 以多元实践为载体——北林大“赤心筑梦”实践队筑牢国防知识宣传阵地
  • 山东大学“泉韵幼安”支教团队赴山东省济南市翡翠外滩社区开展公益支教活动
  • 推普深耕基层 青春赋能民族团结
  • 推普深耕基层 青春赋能民族团结
  • 为推广国家通用语言,用多样化举措为社区少数民族居民及儿童搭建语言学习平台,7月4日—7月13日,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
  • 社会实践 2025-07-20
  • 青春献爱暖童心,支教筑梦向未来——同心协力社会实践队郧西支教行
  • 青岛农业大学校友访谈:创业就业路 经验共分享
  • 苏淮宿三城调研:解锁平台经济从业者权益保障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