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河海大学“企业家精神”调研团走进江苏创能电器有限公司,通过实地走访、深度访谈,解码这家深耕电器领域二十余年的企业在技术攻坚、管理创新与社会责任践行中的实践路径。

调研团首先来到企业生产车间,流水线上的自动化设备正精准完成元器件组装,质检区工作人员手持检测仪逐批排查产品参数。在模具研发室,技术总监王工向调研团展示了近三年的技术迭代档案:从2021年第一代断路器模具的手绘草图,到2023年采用3D打印技术的改良版模型,再到2024年融合物联网模块的智能原型,档案袋里的每一张图纸都标注着修改日期与测试数据。在企业管理中心,墙上的电子看板实时显示着三大核心数据:生产合格率、订单交付时效、客户反馈处理率。创始人介绍,这套“三率联动”管理系统是2020年引入的,最初由各部门分头统计数据,时常出现偏差。为打通信息壁垒,公司组织跨部门专班,用三个月时间梳理出126个数据节点,最终实现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数据贯通。

创始人在访谈中被问及哪项决策最能体现创新突破的企业家精神时表示,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把传统制造业向工业互联网方向发展,实现了节能和消除电气火灾的双重目标。在社会责任方面,企业为了适应物联网应用场景以及响应节能减排的号召,把产品工艺中的传动机构由原先的材料改为了高分子材料,该项改革是的产品零件的生产能耗降低了40%,并且能使他的机械寿命提高70%,带动了整个行业标准的提升。

访谈的最后,创始人也对商科的学生送上寄语:“希望商科的孩子们学好学科知识,理论结合实际,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社会的未来是你们的!”
江苏创能电器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创新”不是口号而是日常——研发车间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管理系统的参数每月都有微调,社会责任的践行融入了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这些细节共同勾勒出一个清晰的答案:企业的生命力,既源于对技术的执着,也来自对人的关怀,更根植于对社会的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