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是赋能还是替代?探寻常州博物馆数字讲解与传统讲解的共生关系​

发布时间:2025-08-01     阅读
                “是赋能还是替代?探寻常州博物馆数字讲解与传统讲解的共生关系​
  2025年6月27日至28日,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师生走进常州博物馆,开展了一场探究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传播的实践活动。活动中,师生们在优化游客体验、调研数字技术所扮演角色的同时,深入传统讲解与数字讲解之间的关系,通过实地调研揭示了二者的共生之道。

(图为人文学院曹鸣谦院长指导团队成员)
  在历史展览馆中,团队成员跟随讲解员与游客一同了解常州的文化历史。从延陵季子的礼让风范到明清儒学的蔚然成风,从青墩遗址的文明曙光到现代常州的蓬勃发展,每一个板块都深深吸引着游客们的目光。令团队成员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常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南宋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这件珍贵的展品目前仅能通过数字技术向公众呈现。讲解员轻触屏幕,文物模型便实现360度旋转,每一处细节都清晰可见。讲解员指着多媒体上的图案娓娓道来:“数字技术不仅解决了文物保护与展示之间的矛盾,还让观众获得了超越实体观展的体验。”每一件展品背后的人文故事都通过讲解员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表达得以完美呈现,赋予了文物温度和生命。“讲解员与游客的眼神交流、会心微笑,这种人文互动是数字技术难以替代的。”参与调研的朱同学深有感触地说。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们采用问卷调查、随机采访等形式,重点关注了不同年龄层游客的参观偏好和游览体验。他们发现,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智能讲解器听取语音讲解,中老年游客则更喜欢跟随讲解员参观。“这说明博物馆服务需要兼顾不同群体的需求,数字和人工两种方式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团队崔同学说道。

(图为团队成员对游客进行问卷调查)
  参观结束后,团队成员对讲解员进行了采访。在表示钦佩之余,成员们也提出实践中的疑问:如何看待传统讲解与数字讲解的关系?讲解员从自身视角解答了同学们的困惑:“我认为像多媒体、语音助手这类数字技术,都属于辅助工具。比如部分展品不方便展出时,就可以借助3D建模等技术呈现。我们的目标是构建‘科技+人文’的双轨讲解模式,让不同观众都能获得最佳参观体验。作为讲解员,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具备文案创作、表演互动等多方面能力。此外,现场讲解还能根据不同观众的反馈及时调整方式,以提供个性化服务。”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人工讲解员)
  结合采访内容,团队成员们对本次实践活动展开深入思考:在博物馆导览服务及文化传播中,数字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既是拓展博物馆多元导览服务的纽带,也是沟通现代科技和人文情怀的桥梁。
  在博物馆文化传播方面,科技为表,深耕于现代文明的创新;人文为里,厚植于历史长河的底蕴,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文学院文秘系系主任荀洁老师评价道:“这次调研活动让学生们深入理解了数字时代文化传播的新特点。常州博物馆的实践表明,技术创新与传统服务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数字科技为人文讲解赋能,在常州博物馆里共同奏响传承与守护的和谐乐章,于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中熠熠生辉。(通讯员朱毅阳崔雅君)
 


 

 
 
来源:常州工学院 朱毅阳、崔雅君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故事青年说"社会实践团队来到西山烈士陵园,在历史的回响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在英雄的足迹
  • 社会实践 2025-08-01
  • 设计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用手工陪孩子编制夏日童话
  • 温情慰问“椿”风暖  青春守护“水”平安——宣恩县领导赴椿木营关怀山大支教团,防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