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有关外来物种入侵的话题市场引发关注。为了解入侵物种对农业带来的影响,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有害生物调查实践团在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中,聚焦草地贪夜蛾,了解其习性与分布,调研其危害与治理方法。
▲图为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业有害生物调查实践团
7月1日至7月3日,团队成员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前期理论知识学习,并于7月3日至8日之间进行多场调查成果研讨会。会上,团队成员依据前期理论知识学习,共同分享了草地贪夜蛾的特征、入侵途径、习性、分布、当前的治理成果和治理难点与期望。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调查成果研讨
7月15日,团队成员围绕草地贪夜蛾的危害与治理提出了“生物防治在草地贪夜蛾治理中的利与弊”等五个辩题并进行辩论。通过辩论,团队成员进一步深化了对草地贪夜蛾危害和治理的认识。在思想的碰撞中,团队成员提出了不少新颖、具有创造性的观点,为后续实地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8月25日,团队成员前往扬州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调研。在刘琴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参观了工厂中发酵、干燥,制粉,包装等多条生产线,感受生物农药市场化的过程。刘琴老师在参观过程中为团队成员介绍了如苏云金杆菌、苏云·稻纵颗、茶核·苏云菌等生物农药在草地贪夜蛾治理中的应用。团队成员还参观了国家农业微生物扬州观测实验站,了解各种仪器以及操作工序。参观后,张老师还与团队成员进行亲切交谈,介绍了当下生物农药在农业病害中的应用、当下发展现状及未来前景。
▲左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实验室右图为刘琴老师与团队成员交谈
在本次调研实践活动中,团队成员实现了从理论认知到实践认知的跨越式提升,系统构建了对草地贪夜蛾这一重大农业害虫的立体化认知体系。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感受到生物农药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困难,了解到入侵物种治理是一项迫切需要解决、持久且艰巨的任务。经过此次实践淬炼,团队成员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成员希望通过所学知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织牢织密防护网,切实筑牢生态屏障。
▲图为农业有害生物调查实践团成员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