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横贯九省,滋养两岸沃土,哺育中华儿女。为贯彻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响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7 月 2 日,河南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之光,黄河护航” 社会实践团队走进黄河滩地,实地考察电力设施与生态保护情况,探寻水利工程中电气技术的应用,开展 “专业赋能生态、行动守护母亲河” 的实践活动。
清晨集结后,实践团队首先在黄河滩区开展环境指标监测,对空气质量、噪声水平等进行系统测量。在滩区不同点位,队员细致测量从 PM2.5 浓度到负氧离子含量的空气质量数据,并认真记录;噪声监测队员在河畔、林间、近岸道路等区域多次采样,以掌握滩区噪声水平分布,全面了解滩区环境状况。此外,队员们化身“环境守卫者”,手持工具清理沿岸垃圾,用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
结合电气工程专业特色,团队将 “专业价值” 融入实践。在滩区,队员们利用提前准备的彩色宣传画和安全用电演示模型,为前来游玩的小学生普及 “湿手不碰电器”“远离破损电线” 等安全用电知识。此外,队员们带着提前设计的访谈提纲,深入采访当地护滩员、景区工作人员和游客,围绕黄河流域环境保护举措、当前面临的电力能源挑战及新能源技术应用前景展开交流。这些交流帮助队员们掌握了黄河滩区电力应用的实际需求,也让他们认识到 “专业知识要落地,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随后,团队前往郑州市黄河博物馆学习。在了解黄河博物馆承载的文化与治理历史后,团队成员思考如何转化所学专业知识。他们将电气工程、智能控制等领域的核心概念融入博物馆展陈讲解,阐释 “绿色电力开发助力黄河生态系统可持续保护”“现代智能水利设施中电气自动化与传感技术应用” 等前沿交叉主题,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聆听。为了解公众对黄河流域未来发展的关切与期望,团队还设计并现场发放关于 “黄河流域环境保护协同推进与智能电网创新发展” 的专题调查问卷,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和诉求,为后续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此次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之光,黄河护航” 社会实践活动,既是 “走出去” 的实践,也是 “沉下来” 的成长。队员们通过清理垃圾践行环保,借助专业知识开展科普,依靠调研问卷倾听社会声音,实现了 “做中学、学中做”。成员们将环境保护、专业学习与科普宣讲相结合,为黄河保护付出实际行动。大家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电气技术在生态治理等方面的创新应用,把所学所悟转化为推动黄河国家战略落地的青春动能,续写新时代 “黄河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