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丨智启松湖,探秘华为境下午,“缘莱是理·造炬成阳”团队抵达华为东莞松山湖欧洲小镇。这座被誉为“华为的创新摇篮”的园区,坐落于东莞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以12个欧洲经典建筑风格的组团构成,沿湖而建,绿植环绕,小桥流水与尖顶城堡相映成趣,宛如一幅融合科技与人文的画卷。作为华为终端业务总部及研发基地,这里不仅是技术创新的高地,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园区内保留了原生湿地与生态廊道,将办公场景嵌入自然景致,尽显“科技与生态共生”的规划理念。
02丨畅叙发展,与企业深度对话交流伊始,陈晓磊领导率先热情接待了团队成员。他笑着回忆起与大连理工大学的深厚渊源,提到几年前曾带队到大连理工大学开展校招,大连理工大学学子扎实的专业功底和敢闯敢试的劲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见到团队的同学们,他感觉特别亲切,非常欢迎大家来华为参观学习。

随后,温锦华领导详细为同学们介绍了华为光产品线的核心布局——从骨干网光传输设备到数据中心光模块,从家庭宽带光猫到工业场景光互联方案,全面展示了光技术在“连接世界”中的关键作用。他重点提及华为的人才多路径发展体系:“无论是技术深耕、管理进阶,还是跨域轮岗,我们都为员工搭建了清晰的成长通道。”同时,他列举了丰富的培训资源,从新员工“导师制”到专项技术认证,从海外项目历练到内部创新孵化平台,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华为“尊重个体价值、赋能员工成长”的人才理念。这些产品不断优化创新和人才培养举措,正是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既为每一位奋斗者提供成长沃土,鼓励大家在技术攻坚中持续突破,也通过赋能员工提升专业能力,更好地响应客户需求,在长期奋斗中实现企业与个人的共同成长。
紧接着,欧阳至汇学长分享了干货满满的经验。他分享了自己所在光算法开发部温暖团结的团队氛围以及他从学生到工程师身份转变中得到的最大感受——要更重结果、懂落地、善沟通,解决问题才是目标,实验室模型得适配实际场景,跨部门协作时清晰表达很关键。然后从校招方面,他建议机考多刷真题练代码熟练度,技术面试要梳理知识体系,多结合业务场景思考问题,比如光传输信号优化等实际应用。

交流尾声,曾晓春等多位领导与同学们围坐畅谈,针对“光技术的应用前景”“跨专业学生进入相关领域的准备方向”等问题一一细致解答,现场提问踊跃,思维碰撞不断,让团队成员对华为的技术布局、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03丨乘光漫游,尽览欧陆风情交谈过后,团队乘坐园区专属小火车开启了环湖游览。小火车穿梭于12个各具特色的欧洲风格建筑群之间:仿牛津的古典钟楼、似布鲁日的运河小镇、如巴黎的艺术长廊……沿途绿树成荫,湖面波光粼粼,天鹅悠闲游弋。
途中,随行工作人员不仅细致介绍了各区域的功能定位,更结合同学们的专业背景,针对性地给出了职业发展与升学建议。他们提到,华为在光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布局,对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建议大家在校期间既要夯实数学、编程等基础,也要关注产业前沿动态;对于计划升学的同学,可多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这些领域的突破正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工作人员的分享,让同学们将园区的场景观察与个人成长规划紧密结合,对未来的发展路径有了更具体的认知。这种“分散式布局、聚合式创新”的园区设计,既为不同团队提供了独立专注的研发空间,又通过便捷的交通串联起跨领域协作,更让大家在游览中深切感受到华为“开放、合作、共赢”的文化基因与对人才成长的关注。
结语一路探访,团队成员不仅惊叹于华为在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更被其“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的核心价值观所触动。此次探访不仅让同学们看到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全球视野与责任担当,更深化了对“科技自立自强”重要性的理解,为未来的学习与职业选择注入了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