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踏寻红色印记,感悟革命精神——实践队走访新四军、八路军旧址

发布时间:2025-07-29     阅读
  为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7月26至27日,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实践队踏上红色寻访之旅,先后走访新四军、八路军在武汉的相关旧址,在历史的遗迹中,触摸先辈们的奋斗脉络,汲取奋进力量。
  
  图1实践队在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的合影(朱宁贝 摄)
  
  实践队踏入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的复原居室,董必武的肖像挂于墙,衣架、床铺、小黄盆等旧物陈列其间。凝视这些,队员们仿若看见抗战岁月里,董必武在此为抗日救亡操劳,他从延安赴汉筹建办事处,于复杂局势中凝聚力量,以行动诠释革命初心,旧物成历史生动注脚。
  
  图2董必武同志在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的居室(廖可欣 摄)
  
  走进旧址的一间展室,“欢迎孩子剧团”的红色横幅格外醒目。墙上,孩子剧团公约与活动地图,勾勒出少年投身革命的轨迹。桌上,茶具、文稿静静摆放,仿佛还留存着往昔的温度。队员们驻足凝视,透过这些旧物,想象着当年孩子们以戏剧为武器,传递抗日火种的热忱,那些稚嫩却坚定的身影,在历史的光影里愈发清晰,诉说着青春与家国的深刻联结。
  
  图3实践队参观孩子剧团展室(朱宁贝 摄)
  
  实践队走进汉口新四军军部历史陈列馆,锈迹斑驳的勋章、带着弹痕的瓷碗,还有印着沦陷区街景的明信片,静静躺在玻璃展柜中。队员们俯身凝视,从展品说明里,读懂这些旧物背后的烽火故事——勋章曾属于侵华日军,瓷碗是战场缴获的“证据”,明信片则定格了被侵略者铁蹄践踏的城市往昔。一行行文字、一件件实物,串联起新四军浴血奋战的岁月,让历史的震撼与厚重,直直撞进每个人心里,化作对先辈无畏精神的深深敬意。
  
  图4陈列馆展示新四军缴获的日军战利品(廖可欣 摄)
  
  实践队成员围站在陈列墙前,目光聚焦于墙上的历史照片与文字。手持笔记本的队员,快速记录着照片背后的故事、人物事迹,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与轻声的讨论交织。有人指着照片里的革命先辈,分享从讲解中听到的战斗细节;有人围绕史料中的时间线、事件关联展开交流,在思维的碰撞里,尝试拼凑更完整的历史图景,让红色记忆在记录与探讨中,深植于心。
  
  图5实践队在陈列墙前进行记录与探讨(蒋雨航 摄)
  
  走访结束,队员们的感慨溢于言表。“先辈们在艰难处境中坚守信仰,为国家拼尽全力,这份精神让我明白,青春不该只追求小我,更要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我。”队员们纷纷表示,将把红色精神转化为学习和实践的动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以行动践行担当,让青春在传承与奋斗中闪光。
  
  文字|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武汉红色实践团 王星詒
  图片|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武汉红色实践团 朱宁贝 廖可欣 蒋雨航
作者:王星詒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赴武汉红色实践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实践报告推荐
  • 踏寻红色印记,感悟革命精神——实践队走访新四军、八路军旧址
  • 共沐正义之光 传承红色基因——北京化工大学实践团赴审判日本战犯法庭旧址陈列馆开展爱国主
  • 红色旧址行:从武汉军史遗迹看革命精神的传承
  •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丝路箱伴”团深入新东方国际货运码头探访
  • 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以钢铁为钥,探 “一带一路”:南财学子调研仁创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