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期间,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残疾人之家的活动室内暖意融融。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出蓝小队正与这里的残疾人朋友们一道,将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包装网套,通过巧手匠心,变作一朵朵绚烂的“太阳花”。这场名为“网套生花融食安,巧手传情护民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手工形式,将食品安全知识融入指尖,传递着守护“舌尖安全”的温暖力量。
食安讲堂:果香里的民生关切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水果作为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其安全直接关系群众健康。活动中,“出蓝”小队的青年学子们充分发挥专业所长,化身“食品安全科普员”,围绕水果安全这一主题,为残疾人朋友及社区居民带来一堂生动的科普课。
队员们以水果从田间到餐桌的旅程为脉络,系统讲解了科学挑选、安全储存的知识要点。通过教授观察果品色泽、形态以辨别品质的方法,传授不同水果的保鲜技巧,帮助大家提升夏日家庭食品安全保障能力。针对群众普遍关注的农药残留、储运风险、微生物污染等潜在隐患,队员们精心选取典型案例,结合影像资料,深入浅出地进行剖析解读,将复杂的食品安全科学原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用知识,有效提升了参与者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变废为宝:网套经纬间的安全叙事废弃的水果网套,在常人眼中或许是垃圾,但在出蓝小队和残疾人朋友手中,却成为传递安全理念的独特载体。橙黄、嫣红的网套,其凸起的棱纹原本承载着运输防撞的使命,记录着从果园到货架的旅程。
活动中,队员们引导大家认识网套来源,并巧妙地将水果种植、储存环节的核心安全知识融入讲解。随后,在队员们的耐心指导和陪伴下,残疾人朋友们热情参与,通过剪、叠、捻、缠、绕等步骤,将泡沫经纬化为片片花瓣。层叠之间,一朵朵小巧精致的太阳花、形态可爱的迷你水果等手工作品逐渐成形。大家兴致盎然,发挥创意,纷纷表示要将亲手制作的饱含心意与知识的手工艺品赠予家人。
指尖温度:编织共治共享的食安新篇当废弃的网套在掌心绽放为花朵,抽象的安全理念也在指尖的触碰中变得具体可感。那些缠绕着安全知识盛开的“太阳花”,如同开在心间的“微型防护伞”,将严谨的科学道理转化为可触可感的民生温度。
活动尾声,日头渐高。残疾人之家手中静静绽放的“太阳花”,无声地诉说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守护食品安全,既需要专业知识的坚实支撑,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人文关怀的细致浸润。当青年学子的专业力量与残疾人朋友的巧手匠心、社区机构的支持保障在指尖交汇,最平凡的物料亦能焕发新生,共同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出蓝小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将食品安全知识播撒进特殊群体的心田,为提升全民食安素养、构建社会共治格局贡献了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