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探寻菏泽面人非遗——传承中的匠心与新生

    发布时间:2025-08-27     阅读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
  菏泽面人作为黄河流域极具特色的非遗文化,其传承与发展备受人们关注。2025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小海螺青春志愿服务队实践队走进山东省菏泽市,开展关于黄河流域非遗文化的相关调研。队员们通过与当地面人艺人及村民的交流,了解菏泽面人传承现状、面临的困境以及创新发展的路径,用实际行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初访作坊:触摸面人传承脉络
  在当地文化部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来到菏泽市牡丹区的一家面人作坊。刚走进作坊,队员们就被架子上形态各异的面人吸引。实践队员向艺人及周边村民发放了关于菏泽面人非遗文化传承的调查问卷。正在作坊里学习面人制作的村民张大姐说:“以前就觉得面人是个小玩意儿,没想到还有这么多门道。现在跟着李师傅学,不仅能多门手艺,有时候还能卖点钱补贴家用。”张大姐的话让实践队员们感受到菏泽面人在民间一定的群众基础。许多村民表示,如今了解到面人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关注度显著提升,并愿意让孩子们接触并学习这门传统手艺。实践队员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发现,多数村民对菏泽面人有一定了解,且认为其具有传承价值,然而年轻人的主动学习意愿相对较低。这一现象表明,尽管菏泽面人在老一辈村民中拥有较高的认可度,但其在新一代中的传播和接受度仍有待提升。同时,菏泽面人的传承受到传承方式、市场需求以及宣传力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进一步加大了传承的难度。
  为深入了解菏泽面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情况,实践队员积极联系了当地的非遗传承人李师傅。李师傅热情地接待了队员们,并展示了他精心制作的众多面人作品。在交流过程中,李师傅详细讲述了面人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当代的传承现状。李师傅介绍道:“我们通过举办面人体验、非遗展览等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菏泽面人。现在已经有不少年轻艺人加入进来,他们还尝试把面人制作成文创产品,销量还不错,这对菏泽面人的传承和发展意义重大。而且我们还和学校合作,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面人文化。”不过,实践队员们发现,部分年轻艺人在创作时,过于追求创新而忽略了传统技艺的精髓。对此,相关部门还需加强引导,让年轻艺人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动菏泽面人非遗文化更好地传承。
  深入交流:挖掘面人创新潜力
  离开面人作坊后,在李师傅的引领下,实践队员们来到菏泽市一家以面人文创产品开发为主的工作室。一进入工作室,面人钥匙扣、面人摆件等各种融入现代元素的面人产品映入眼帘。据工作室负责人介绍,起初,面人主要作为传统工艺品存在,市场受众较窄。但随着时代发展,他们开始尝试创新。通过巧妙融合面人元素与现代生活用品,成功开发出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实践队员们深入调研发现,过去面人销售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赖线下集市进行售卖。如今,借助电商平台之力,面人产品已远销全国各地,甚至迈出国门,出口至多个国家。这一转变不仅极大地拓宽了面人产品的市场范围,还显著提升了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实践队员们进一步了解到,随着消费者对传统文化兴趣的提升,这些融合了传统面人艺术与现代生活美学的文创产品,正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在与工作室工作人员的交流中,实践队员们得知,在政府的扶持以及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面人文创产品开发中。他们不断探索新的制作工艺和表现形式,让面人更符合现代审美。近些年随着文创产品的推广以及线上销售渠道的拓展,面人产业的规模逐渐扩大,从业者的收入也有所提高,菏泽面人非遗文化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此次实践,实践队员们走访了菏泽市部分面人作坊、非遗保护中心及文创工作室,通过对发放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及与当地艺人、村民的深入交流,并结合实地观察记录,深入了解了菏泽面人非遗文化的传承现状与发展路径。菏泽面人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政府的相关活动和举措让更多人了解关注这门手艺,拓展了市场空间,增加了从业者收入,同时也提升了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实践队员们在以后的实践学习中将继续关注菏泽面人非遗文化,加大宣传力度,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责编:周云
实践活动推荐
  • 扎根黄河文化根基,探寻非遗传承新篇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鲜活载体,其传承形态的多样性与创新发展的活力,深刻影响着地域文化基因的延续。2025年7月11日,曲阜师范
  • 实践活动 2025-08-27
  • 沿黄寻非遗古韵,以心承文化长河
  •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河非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不仅关乎文化传承,更承载着民族精神的延续。2025年7
  • 实践活动 2025-08-27
  •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 扫码可以分享到微信 qq朋友圈
实践活动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