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领裕园行”实践团专程前往济南市槐荫区中大槐树街道裕园社区,采访该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云香。同学们走进社区一线,深入了解了“社区木兰”刘云香扎根基层、服务居民的先进事迹,学习其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宝贵经验。旨在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刻感知基层治理创新,体悟新时代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与为民情怀。
“社区工作不是飘在天上的云,而是扎在地上的根。”
这句话是刘云香二十年社区工作的信念原点,也是裕园社区变迁最真实的写照。从技术图纸到民生蓝图,从理想云端到烟火大地,她像一棵坚韧的大树,把根深深扎进了裕园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里,让枝叶最终触及居民的幸福蓝天。
“任何问题都是有解
90年代初,企业改革的浪潮将从事电器设计与施工于一体的刘云香冲向了人生的拐点。“风生水起”的技术工作骤然转向,一次偶然的派出所驻勤经历,让她瞥见了未来的方向——裕园社区。然而,初印象带着冰冷的“落差”:“很小、很破、很旧”、“灯不亮、路不平、服务功能几乎为零。”这与她在企业绘制蓝图、收获先进时的成就感形成鲜明对比。
但刘云香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任何问题都是有解的,只是一个时间长短的问题。”这份源自技术工作磨砺出的“有解思维”,成为她面对满目疮痍的社区时最强大的武器。她在企业担任管理岗位时积累的民主管理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也悄然转化为后来撬动社区难题的支点。
“灯一亮,老百姓心就亮了”——信念点亮黑暗中的微光
裕园社区最初那昏暗的夜晚,是压在居民心头的一块石头,也是刘云香必须攻克的第一个硬仗。开发商推诿、资金缺口巨大、漫长的沟通拉锯,几乎让所有人都陷入绝望。
然而,刘云香的信念坚如磐石。她深知“解决问题是最大的听党话!为群众办实事就是信念的具体化。”没有钱?她带头捐款!规划难以落地?她用专业设计背景做出详实蓝图,并坚信“我们的底气来自群众期盼!”历经“智慧的较量”与“韧性的拔河”,她终于将居民捐出的7000元变成撬动希望的杠杆,成功点亮了30盏灯。“灯一亮,老百姓心就亮了!”这句朴素到极致的感叹,胜过千言万语。路灯驱散了夜晚的黑暗,更照亮了居民的信任和前行的道路,为随后的“路平”、“树绿”等民生改善工程奠定了最坚实的民心基础。
“抓住了一个孩子就连接了一个家庭”——组织创新织就治理之网
如何让治理的根系深扎于社区土壤,让力量源源不断?刘云香开始了富有创造力的组织探索。面对初创时党员少、资源缺的困境,她巧妙编织起“三式党支部”(功能式、网格式、兼合式)。这并非简单的名称创新,而是精确对接居民需求的“人本逻辑”。她敏锐地观察到:“抓住了一个孩子就连接了一个家庭。”2004年,全省首创的“娃娃楼长”队伍应运而生,这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是连接千家万户的纽带。继而,“成长加油站”蓬勃发展,社区、高校志愿者持续接力,为这片土地注入了青春活力,也为无数家庭打开了理解社区、参与社区的大门。
她的组织创新,核心在于精准赋能。她将“五字学习法”(听讲谈唱看)移植于支部活动,变被动听讲为多元互动,让组织生活焕发新的生命力,凝聚起社区发展的核心力量。她对团队管理有着独到见解,形成了“尊重、支持、关爱、激励的闭环管理”模式,让每一位参与者感受到价值与归属。
“选择跟党干革命,党也选择了我”——从捡砖头到建中心的筚路蓝缕
在实现“灯亮路平”的基本目标后,刘云香的眼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一个属于居民的公共空间。没有现成的场地?没有经费?那就自己动手!2003年,一幅震撼的画面在裕园出现:刘云香带领着党员和居民骨干,弯着腰在废墟里,一块一块地捡拾、搬运别人丢弃的旧砖头。那是艰苦卓绝的岁月,也是信念闪耀的日子。正是凭借这股子“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她们硬是“从废墟上建起了1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
这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拓展,更是社区精气神的凝聚。有了这个平台,“阳光温暖超市”、“月光俱乐部”等一个个承载着居民互助与欢笑的场所相继诞生。这一步,既是物质条件的改善,也是精神家园的构建,刘云香用行动诠释了:“选择跟党干革命,党也选择了我。”这份“选择”,就是带领群众在困境中开拓向前的担当与实干。
“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保证思想不落伍”——从实践沃土汲取永恒力量
从企业技术骨干到优秀社区书记,刘云香的转型秘诀之一便是学习。她保持着翻阅书籍、政策文件、向专家学者请教的习惯,如同她所言:“只有终身学习,才能保证思想不落伍、行为不退步。”她在社区实践中引入社工专业知识,不断提升工作科学性。面对媒体的采访,她一丝不苟,“实事求是”是她坚守的准则。
裕园的治理图谱——“一线五网”的统筹思维(党建红线编织组织、机制、民生、互助、文化五张网)和“1+5+7+X”的树状治理结构(党委核心引领下,五会决策监督、七群团助力、X志愿力量协同),无不是在不断学习、总结、提炼中形成的宝贵结晶。这正是她从实践沃土中汲取的治理智慧和永恒动力。
“根植于此,枝叶连天”
如今的裕园,早已不是那个愁云惨淡的“三多一少”破败社区。这里有了平整的道路、明亮的灯火、欢声笑语的广场和充满归属感的活动中心。刘云香用二十年光阴,将一句朴素信念——“社区工作不是飘在天上的云,而是扎在地上的根”,耕耘成一片肥沃的土壤。她用双脚丈量民情,用智慧破解难题,用情怀温暖人心,最终在裕园这片土地上,让“根”长得足够深,托举起千家万户的幸福家园。这泥土的芬芳与枝叶的繁盛,是她无声却最有力的回答,印证着选择扎根、选择奉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