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守艺 青春传薪
——安徽理工大学“蓼花知行”志愿队探访非遗紫砂宣纸之美
“青泥幻化壶中韵,古纸裁成扇底风。薪火相传千载艺,青春作伴觅仙踪。” 近日,安徽理工大学 “蓼花知行” 志愿队开启非遗探索之旅,深入非遗传承人工作室,探寻紫砂壶与宣纸扇的造物之美。
图为志愿者与传承人的谈话 杨天乐 摄
志愿队成员们怀着对非遗文化的敬畏与热爱,来到了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在这里,他们有幸目睹了紫砂壶制作的全过程。从选料、泥料炼制,到拉坯成型、精雕细琢,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传承人多年的心血与智慧。传承人手中的紫砂泥仿佛有了生命,在指尖灵活地舞动、转变,一件件精美的紫砂壶逐渐成形,其造型或古朴典雅,或灵动俏皮,皆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让在场的志愿者们惊叹不已。
图为非遗传承人制作紫砂壶 杨天乐 摄
而在宣纸扇制作现场,同样是一番别样的精彩。非遗传承人耐心地向大家展示宣纸扇从纸张制作到扇面装饰的复杂工艺。宣纸的制作历经数十道工序,从青檀皮和稻草的选材,到浸泡、蒸煮、打浆等环节,每一步都严格把控,确保纸张具备坚韧、吸水性强等优良特性。随后,在扇面上作画、题字,精美的图案与古雅的宣纸相得益彰,一把把宣纸扇不仅实用,更成为了承载文化内涵的艺术品。
图为志愿者制作宣纸扇 杨天乐 摄
此次活动不仅是安徽理工大学学子对非遗文化的近距离接触与学习,更是当代青年践行文化传承使命的一次积极行动,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书写了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