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搀扶间的岁月温情,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轻舟映像志愿服务队三下乡书写助老暖心篇章!

发布时间:2025-07-06     阅读
 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轻舟映像志愿服务队实践现场,“搀扶”成为贯穿始终的动人脉络:志愿者们微弯的身姿、紧扣的掌心,与老人舒展的眉眼交融,在乡野葱茏间晕染出青春助老的暖色调。
“孩子,你手劲儿稳当,像我家孙儿”——细节里的信任传递
“婆婆,脚踩实了再动,我护着您呢。”志愿者左手托住老人肘部,力度轻却恒定,目光锁准脚步。 画面中,老人攥紧拐杖的手悄然放松:“你们这些娃娃,比我孙儿还仔细!”镜头无声捕捉到 “代际信任”的具象化瞬间 :橙红志愿服与老人的花布衫相映,掌心的温度穿透盛夏暑气,在乡野间流淌。
 
“慢慢走,前面树荫凉得很”——陪伴中的时光对话
第二幅场景里,志愿者陪着老人徐行。老人摇着蒲扇,志愿者适时调整搀扶角度:“婆婆,前面拐弯处那棵老树,您往年是不是总在那儿躲荫?” 话音刚落,老人眼角笑出褶皱:“对哟” 。
搀扶在此刻突破物理支撑的意义:从田间稻香到旧年往事,从政策变化到家常里短,志愿者的臂弯化作“移动的倾听场”,让老人的孤独在陪伴中消融,让岁月故事在对话里苏醒。
 
 
 
 
镜头外的回响:让“搀扶”成为乡土记忆符号
 团队摄影专员刻意放缓快门——他说:“要定格的不是清晰画面,而是 ‘搀扶时的光影律动’”。志愿者额角的汗珠、老人眼角的笑意、交叠手臂间流转的温度,都成为“青春护老”的注脚。这些影像将被制成“时光相框”赠予老人,让“搀扶”不止是瞬间动作,更成为镶进相框、烙进记忆的温暖图腾。从谨慎托扶到自然陪伴,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轻舟映像志愿服务队以 “青春臂弯”扶着乡村老人的安稳日常。



  在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搀扶”既是身体的支撑,更是代际的对话、温暖的传承——当镜头定格这些瞬间,留在乡土的不仅是影像,更是青春担当的具象化表达,是乡村振兴进程中最柔软也最坚韧的人文力量。
 
编辑:秦爽 罗婷
供图:冯爽 郑勇 陈佟宇
 
 
作者:秦爽    来源: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搀扶间的岁月温情,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轻舟映像志愿服务队三下乡书写助老暖
  • 万灵探秘第四弹——老少共绘红色卷,青春逐梦柳院行
  • 阵地定格治理貌 田埂倾听振兴声 ——重城管院乡村振兴促进团的“双向成长课”
  • 探迹寻踪,文献赋能——武昌工学院团委三下乡团队赴宜昌市图书馆、档案馆调研“十年禁渔”史
  • “医” 路同行,情暖乡村  —重城管院乡村振兴促进团三下乡实践活动
  • 探寻指尖艺术 走近乡村书院
  • 探寻指尖艺术 走近乡村书院
  • 一针一线传承文化根脉,一书一院赋能乡村振兴。重庆师范大学“耕培启润”志愿服务团深入酉阳县何家岩村,开展非遗苗绣与乡村书院文化调
  • 三下乡 2025-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