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万灵探秘第四弹——老少共绘红色卷,青春逐梦柳院行

发布时间:2025-07-06     阅读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号召,重庆移通学院“万灵赤脉,红韵传薪”党史学习教育团在第四天再度走进柳乃夫故居,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这场活动宛如一座桥梁,连接起历史与当下、传承与发展,让爱国情怀在互动中深深扎根。
  染墨一笔绘家国情怀,老书赤笔映红色初心
  为弘扬红色文化,实践团队成员们支起小摊,热情邀请柳乃夫小院周边的邻居老人。对于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老人们来说,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他们对英雄的珍贵记忆。大家围坐在一起,队员们耐心地手把手教老人们执笔运腕。老人们在红纸上落下的每一笔,虽带着初学的生涩,却饱含着对柳乃夫英雄事迹的深切缅怀,每一笔都是跨越岁月的崇高致敬;墨痕里晕染的不仅是宣纸的纹理,更是深埋心底的爱国情愫。老人们缓缓讲述着柳乃夫为国家和民族事业英勇奋斗的故事,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英雄的壮举照亮人心。在回忆与畅谈中,老人们也感慨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从衣食住行的显著改善到国家实力的日益强盛,字里行间满是对祖国的骄傲与自豪。这跨越代际的交流,让年轻队员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英雄精神的内涵,也让大家明白,今日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像柳乃夫一样的英雄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
  童趣盎然绘爱国画卷,红韵传承育少年初心
  另一边,队员们与小朋友们的互动同样意义非凡。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在队员的引导下,他们兴致勃勃地参与着各项活动。他们在扇子上盖上自己喜欢的印章,每一个印章都是一颗爱国的种子,在心中悄然发芽;专注地拼接着爱国主题拼图,在一块块碎片的拼接中,国家的轮廓和对祖国的认知逐渐清晰;精心制作精美的DIY拼红船和天安门毛球相框画,用稚嫩的双手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当队员们将荧光棒送到孩子们手中时,那点点光亮不仅点亮了孩子们的笑脸,更象征着爱国精神在新一代心中的传承与闪耀。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以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将爱国主义思想融入其中,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浸润童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到“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此次柳乃夫故居之行,并非一次简单的实践活动,而是一场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重庆移通学院“万灵赤脉,红韵传薪”党史学习教育团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让老人们的回忆成为鲜活的教材,让孩子们的参与成为传承的起点。同时,在乡村营造出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实现了红色精神在代际间的传递。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让红色基因在乡村大地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陈昭安 李小建 廖洁龙    来源:重庆移通学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万灵探秘第四弹——老少共绘红色卷,青春逐梦柳院行
  • 匠心守艺 青春传薪 ——安徽理工大学“蓼花知行”志愿队探访非遗紫砂宣纸之美
  • 匠心传承扇艺,百年坚守非遗
  • 姜韵传承凝匠心,青春实践助振兴 —— 合工大学子探秘铜陵生姜非遗密码,共话乡村发展新篇
  • 怀化学院学子入村送“安全锦囊”趣味科普筑牢乡村防虫防蛇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