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栖云筑梦团队新杭镇中心小学支教首课:青春“乡”遇新杭,共绘教育新篇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栖云筑梦团队新杭镇中心小学支教首课:青春“乡”遇新杭,共绘教育新篇

  “层峦叠翠映新杭,童眸灼灼向书堂。求知若渴传薪火,不负韶华志气扬。”新杭镇,于皖南版图之上,展山川形胜,蕴人文华光。自然风光旖旎,人文底蕴深厚。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莘莘学子对知识的渴望如春日暖阳下破土的新芽,正待滋养与呵护。

  怀揣着对乡村教育的无限热忱,秉持着以知识铺就成长之路的坚定信念,2025年7月3日,安徽理工大学栖云筑梦调研支教服务队赴新杭镇中心小学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本次社会实践内容涵盖安全教育、科学探索与艺术体验等领域。团队成员们精研细磨每一堂课程,冀以多元知识为钥、趣味教学为径,跨越城乡教育差距之壑,在其心灵沃野播撒求知火种,助燃梦想炬火,为乡村教育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能量,与教育“乡”遇,与教育“童”行。

安全为翼,护“杭”童梦初飞扬

  为切实增强学生消防安全意识,解锁乡村校园的“安全密码”,用专业知识筑牢消防防线。7月3日,安徽理工大学栖云筑梦团队赴广德市新杭镇中心小学,开展灭火器实操课程,以青春力量编织安全防护网,让消防之“光”照亮孩童成长之路。

  图为志愿者在演示灭火器使用方法,王浩然 摄

  站上三尺讲台,志愿者手持灭火器,围绕“提、拔、握、压”四个关键动作,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步讲解,演示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流程。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求知的眼神中满是对新知识的渴望。在实操环节,孩子们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志愿者们协助孩子们分组进行灭火器模拟操作体验,从拿起灭火器的姿势到对准火源根部喷射,每一个细节都耐心指导。此次消防安全教育课程,不仅让新杭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掌握了灭火器的使用技能和基本的火灾逃生知识,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消防安全的种子。志愿者们表示将继续用实际行动,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为孩童成长筑牢屏障。

  图为志愿者指导小朋友使用灭火器,李鑫浩 摄

手语传爱,指尖流淌温情长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助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2025年7月3日安徽理工大学栖云筑梦调研支教服务队赴广德市新杭镇中心小学,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手语传情课程,旨在通过手语教学,播撒包容与关爱的种子,照亮孩子们通往无声世界的沟通之路。

  图为志愿者在教授手语课程,曹梦凡 摄

  志愿者从“你好”“谢谢”等日常用语入手,通过慢动作示范、一对一指导,帮助孩子们掌握手语动作。在手语小歌曲教学中,孩子们跟随旋律,用手势传递温暖与力量。孩子们积极踊跃上台进行表演,这不仅是对学习成果的认可,更是爱与关怀的共鸣。手语课程不仅传递了无声的温暖,更在孩子们心中构建起理解与关爱的精神家园。只有深入挖掘乡村教育的文化基因,从关爱与共情中汲取养分,才能更好地以教育的力量涵育童心,赋能乡村未来。

  图为小朋友在认真观看手语操视频,王浩然 摄

科技赋能,水箭驱动创思涌

  “科技赋能乡村教育,梦想绽放青春光芒。”2025年7月4日,安徽理工大学栖云筑梦团队踏上这片土地,于新杭镇中心小学开展水火箭发射课程科普实践活动,以科技为笔,绘就乡村教育新画卷,用青春热忱点燃孩子们探索未知、逐梦未来的梦想火种。

  图为志愿者教授水火箭知识,曹梦凡 摄

  图为志愿者进行水火箭发射实验,曹梦凡 摄

  课堂上,志愿者们化身科学导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水火箭的发射原理,每一个知识点都讲解得细致入微。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志愿者们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进行演示,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看着屏幕,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求知的光芒,不时发出惊叹声。在制作环节,孩子们分组协作,并在团队成员的耐心指导下,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将简单的材料精心组合。思维火花的碰撞,互助协作的努力,承载着孩子们奇思妙想的水火箭雏形初现,那精巧的模样,仿佛是通往科学星空的小小航船。

  图为栖云筑梦团队与小朋友的大合影,王浩然 摄

  青春“乡”遇新杭,共绘教育新篇。桐汭悠悠,文脉绵延,此次“三下乡”支教活动,不仅是一堂知识传递的课程,更是一次以青春之力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只有不断深耕细作,持续挖掘契合乡村孩子需求的知识宝库,才能真正为乡村孩子的茁壮成长搭建起坚实的桥梁。志愿者们将以此次支教为契机,进一步探索“短期支教+长期帮扶”的可持续模式,推动教育帮扶常态化、长效化,以教育之力点亮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共同书写乡村安全与教育事业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作者:曹梦凡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栖云筑梦调研支教服务队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探托研所农机进化史--“匠‘芯’智行・擎动河洛”实践团解码智能制造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