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创学院围绕"三下乡"活动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绿色环保志愿行动,将生态理念与实践创新完美结合。师生们暂别课堂与实验室,走进自然践行环保,在劳动中深化了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解。活动通过垃圾分类实践、生态修复体验等环节,让参与者在身体力行中提升环保意识。
(志愿者们开始整理工具)
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为生态湿地披上金色纱衣。志愿者们手持环保工具,分组开展行动。第一小组沿河岸清理塑料瓶、废弃包装等垃圾,使用专业夹钳和可降解垃圾袋进行分类收集;第二小组在专业教师指导下进行外来物种清除,保护本地植物多样性;第三小组则架设水质检测设备,记录pH值、溶解氧等关键指标。大家配合默契,环保手套下的双手沾满泥土却笑容灿烂。
(志愿者们开始处理垃圾)
平日里钻研科技的师生们展现出惊人的实践能力:环境工程专业同学自制的水质快速检测装置大显身手,计算机学院团队用无人机进行垃圾分布热力图测绘,生科学院师生则现场开设"湿地生态小课堂"。午餐时间,大家分享着自带的可重复使用餐盒盛装的简餐,用不锈钢水壶代替瓶装水,践行"零废弃"理念。
在绿色发展的时代浪潮下,“科创+环保”的深度融合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科技创新为环保注入新动能,如人工智能优化废弃物处理、新能源技术降低碳排放、物联网实现资源精准监测,推动传统环保模式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型。同时,环保需求也倒逼科技突破,催生循环经济、碳捕集等新兴领域,形成良性互动。
(志愿者们拍集体照)
此次绿色环保活动不仅美化了乡村,也让志愿者们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与环境修复后的美丽,通过这次活动也能让村民们自行的去处理一些垃圾保护环境,相信下一次的活动举办的会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