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的号召,2025年7月10日,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平利茶缘·研行乡间”平利县茶业赋能乡村振兴调研团队抵达安康市平利县长安镇田珍茶业公司进行调研。此次调研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田珍茶业在“茶旅+研学”新业态及现代化生产方面的创新实践,为平利茶业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提供切实可行的实践参考依据。

(一)研学业态走访:茶旅融合与教育创新
团队成员们首先参观了田珍茶业的研学基地,深入教学展示区与文化体验区,全面了解
“茶旅+研学”新业态的运作模式和发展现状。在教学展示区,团队成员通过互动展板和多媒体设备,学习了茶叶的历史、种类及制作工艺,还仔细品尝了公司的特产茶叶,亲身体验了茶文化的魅力。
据基地工作人员介绍,田珍茶业通过将茶文化、茶知识与研学旅行相结合,开发出一系列具有教育性和趣味性的研学产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基地在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安全保障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当地茶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团队成员通过与工作人员的交流,深入学习了如何将茶文化融入研学旅行,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二)生产探访体验:从鲜叶到成品的全流程
当天上午,在公司负责人胡学燕经理的介绍下,成员们详细了解并亲自体验了茶叶从鲜叶采摘到成品茶制作的全过程,并在基地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团队成员深入茶园,学习
“一芽一叶”的鲜叶采摘标准,并尝试手工采摘。随后,胡经理带领成员们体验杀青、揉捻、烘干等关键工序的具体操作。“杀青主要看茶叶的颜色,揉捻是为了控制形状和口感,而烘干则是为了控制水分,使茶叶更好地保存,不同品种的茶叶保存时间也不同。”胡经理介绍到,目前茶厂生产基本引用了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每一个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确保了茶叶的品质和一致性。智能化生产线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降低了生产成本。这次体验让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制茶工艺的精细与艰辛,也更加理解了“一片叶子富一方百姓”的内涵。




(三)企业家访谈:企业管理与农户合作机制探讨
在与企业负责人的深入交流中,团队成员对田珍茶业的胡学华经理进行了正式采访,探讨了田珍茶业的创业历程和生产模式。胡经理提到,走好这样一条务茶兴业之路的关键性因素在于
坚持和创新。“我看着茶树,一天一天长大,产量一年比一年高,这就是我坚持下去的一个动力。”胡经理对家乡和这片茶园的深厚情感为田珍茶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血肉。胡经理还介绍了在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实践,如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和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此外,团队成员还详细了解了企业与茶农的合作机制,以及在带动茶农增收致富方面的成效和经验。胡总经理介绍,公司通过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与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如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和预赊种苗、肥料和茶叶机械等方式,帮助农户提高生产效率和茶叶品质。“我们是一个整体的利益”,胡总经理表示,公司依靠茶农提供优质的资料原材料,而通过订单收购和技术指导,可以确保茶农的稳定收入,带动了当地茶农增收致富。


结语:一片叶子的乡村振兴答卷
此次调研中,田珍茶业展现的不仅是茶叶生产的专业化,更探索出一条"文化赋魂、科技赋能、利益联结"的产业振兴路径。从茶园到课堂,从车间到农户,这家秦巴山区的茶企正以匠心守初心,让传统茶产业焕发新生机。未来,团队将持续关注平利茶业在智慧农业、文旅融合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为县域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青年视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