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青春志愿映朝晖,银龄关爱暖夕阳|西建大华清学子三下乡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关于提升老龄服务水平的核心部署,以专业化服务赋能农村老年群体生活品质升级,以青年实践效能助推基层治理创新与老龄事业可持续发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银龄关爱・智惠民生—乡村振兴实践团”于2025年7月13日赴周至县终南敬老院,开展以“反诈护航、康养赋能、语言搭桥”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首章聚焦老年群体财产安全防线构筑,志愿者针对保健品诈骗、冒充亲属借款等高发案件,通过深度案例解析与话术套路解构,创新运用方言俚语释义与情景模拟演示,将专业防诈知识转化为“免费旅游藏陷阱”等通俗口诀。此举既为老年群体筑牢识骗防诈“安全屏障”,以精准化方式强化风险抵御能力,更响应新时代老年权益保障诉求,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财产安全体系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本,守护老年人晚年安宁。
  继而转入健康赋能深层实践,团队以“动静相济”理念构建服务体系:志愿者一对一开展“十指律动”手指操指导,对行动不便者实施个性化帮扶;同步引领习练八段锦,期间工作人员与老人们共同参与学习,在互动中精进动作要领,为日后持续指导夯实基础,更以传统口诀引导调息舒筋。老人们虽动作生涩,却以专注诠释对健康的向往。此模式既实现传统养生智慧的活态传承,更通过精准服务激活老年群体身心潜能,使“积极老龄观”从理念转化为具象实践,为提升老年生活品质提供可感知路径。
  终章着力语言沟通破壁,团队紧扣农村老年群体跨场景交流需求,创新推行普通话推广服务。以“铁锹”“镰刀”等承载乡村记忆的农具为教学载体,设计沉浸式对话环节,将抽象语言学习转化为具象生活体验。老人朗读时的声情并茂,既彰显突破语言壁垒的渴望,更印证语言作为情感纽带的力量。这种教学范式不仅消解畏难心理,更搭建代际文化交融桥梁,为城乡沟通与代际共识注入持久动能。
  活动落幕之际,参与活动的老人们感慨道:“这份关怀不仅是技能的传递,更是跨越代际的温暖相拥。青年志愿者们的付出,让我们真切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情,更让我们对晚年生活多了份笃定与期盼。”展望未来,实践团将深化“三维模式”,推动“银龄关爱”向精准化升级,以青春担当书写“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答卷,为农村养老体系创新提供青年方案,让民生愿景在代际接力中照进现实。
作者:齐妍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实践绽星火,科学启童舟
  • 精神火种与科学之光同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