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学生网,社会实践报告投稿平台
今日大学生网

西华大学护青志愿队情暖晏家坝,以青春之力绘就乡村振兴画卷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2025 年 7 月 7 日,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雷锋青年团”护青志愿服务队深入四川省资阳市保和镇晏家坝村,积极响应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号召,以“知识润童心,陪伴助成长”为主题,开展了一场丰富多彩的儿童关爱活动,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梦想与乡情的种子。

 童伴晨光:知识启智,温情破冰
上午,晏家坝村活动中心内洋溢着温暖与活力。志愿服务队员们化身为耐心的“小老师”,针对乡村儿童的课业难题,进行一对一的精准辅导。他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细致讲解知识点,不断启发孩子们思考,让朗朗书声与热烈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让知识的力量在潜移默化中传递。
 随后,一场精心设计的破冰活动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队员们与孩子们一起参与到欢快的游戏中,通过互动,孩子们逐渐放下了最初的羞涩与腼腆,脸上洋溢起灿烂的笑容。在这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队员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迅速拉近,友谊的桥梁也悄然搭建起来。

图为破冰游戏拉近孩子们距离。周平 供图
紧接着,队员们结合暑期特点,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食品安全知识宣讲。通过趣味问答、图片展示和情景模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辨别健康食品、预防食物中毒、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等知识,引导孩子们成为守护自身健康的“小卫士”。

图为张爽宣讲食品安全。邓雨倩 供图
 代表寄语:厚植乡土情怀,树立远大志向
活动期间,党的二十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晏家坝村党总支书记查玉春来到现场,为孩子们带来了殷切的寄语。晏家坝村支书查玉春支书语重心长地勉励孩子们,要热爱自己的家乡,珍惜学习机会,勤奋努力,学好知识和本领,将来用自己的所学回报家乡,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她朴实而真挚的话语,如同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激发了他们对家乡未来的美好憧憬,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图为查支书寄语。邓雨倩 供图
乡情绘卷:彩笔绘就乡愁,助力乡村振兴
下午,“我的家乡”主题绘画活动正式开展,成为了孩子们表达对家乡热爱之情的舞台。在队员们的引导下,孩子们拿起五彩的画笔,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脑海中家乡的美景描绘在画纸上。不一会儿,熟悉的田野、葱郁的果林、蜿蜒的村道、古朴的房舍等景象跃然纸上,还有那嬉戏的伙伴、慈祥的长辈,每一个画面都饱含着孩子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每一抹色彩都倾诉着他们对故土的热爱。

图为绘画“我的家乡”为主题的画作。赖玉林 供图
在绘画的间隙,队员们也没有闲着,他们继续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学习辅导,让知识的浸润与艺术的表达有机结合,相辅相成。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艺术素养,更让他们在学习中不断成长进步。
活动结束后,志愿者们并未立即离开,而是细心协助部分需要帮助的孩子安全回家。在护送途中及抵达家中后,志愿者们与孩子及其家长进行了亲切交流,深入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兴趣爱好及家庭环境,为后续可能的精准帮扶收集了宝贵的第一手信息,将关爱延伸至家门之内。
此次西华大学护青志愿服务队的晏家坝之行,是一次充满意义的实践活动。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和陪伴,更是一次心灵的沟通与碰撞,更在夕阳下的归家路上,用脚步丈量关爱,用倾听传递温暖。队员们通过课业辅导,点亮了孩子们的智慧之光;通过破冰游戏,传递了温暖与关爱;通过代表寄语,厚植了孩子们的乡土情怀;通过绘画活动,勾勒出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到“三下乡”活动中,以青春之名,践行雷锋精神,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青春活力,让乡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单    位:西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团队名称:“雷锋青年团”护青志愿服务队
文稿撰写:邓雨倩、赖玉林
图片摄影:赖玉林、邓雨倩、张爽、周平、麻芸飒
团队成员:张爽、周平、邓雨倩、赖玉林、麻芸飒、杨艺馨 、周俊丞、邹诗宇、朱俊峰
指导老师:李超
 
作者:邓雨倩、赖玉林    来源:今日大学生网
责编:周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青春三下乡|陆水大坝见青春“智”理,数字治水载时代使命 ——河海学子深入陆水枢纽一线探
  • 河南理工大学实践团队双线服务“一老一小”: 笔墨寄情暖银龄,拓染传艺润童心
  • 巢湖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宿州市三八街道港利社区调研留守儿童现状
  • 触摸文明根脉传承华夏文明 大学生研学实践团探秘河南古址
  • “青春向党,艺心筑梦”社会实践团队三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