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像夜光宝石一样!”“快看,我的‘药水’变紫了!”2025年7月8日下午,芜湖市弋江区牌楼社区活动室内惊叹声与欢笑声此起彼伏。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研析民生,科润皖江”社会实践团队化身“科学引路人”,为社区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盛宴。
当化学遇上童趣:从“破案神器”到“颜色魔术”的奇妙探索 活动伊始,团队成员便抛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想知道侦探如何在黑暗中发现隐藏的线索吗?”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借助生动有趣的PPT动画和贴近生活的案例,团队成员将鲁米诺试剂这一专业名词,巧妙地转化为“破案神器”。当模拟演示中,“血迹”在喷洒试剂后发出幽幽的蓝色荧光时,孩子们瞪大了眼睛,发出阵阵惊呼。“这就是化学反应的‘发光魔法’,帮助人们寻找真相!”主讲队员深入浅出地解释道。
紧接着,“颜色魔术师”酚酞溶液登场。团队成员结合孩子们熟悉的苏打水、柠檬汁等日常物品,形象地展示了酸碱指示剂的神奇变色特性。小朋友们全神贯注,踊跃举手:“老师,加酸会变红吗?”“碱能让它变回无色吗?”一个个充满童趣的问题,展现了科学知识成功激发的旺盛求知欲。互动问答间,抽象的化学原理变得直观而有趣。
动手玩转科学:小小“化学家”体验“魔法”诞生 讲解环节点燃的兴趣火花,在动手实验环节达到了高潮。这是孩子们最期待的“魔法时刻”。在团队成员一对一的专业指导和严密安全防护下,小朋友们化身“小小科学家”,探索化学的奥秘。
实验台上,两个经典趣味实验同步展开。一边是“魔法药水”的诞生: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硫酸铜溶液滴入特定试剂中,屏息凝视着透明液体逐渐幻化出迷人的紫色,成功的喜悦溢于言表。另一边,鲁米诺溶液与铁氰化钾溶液相遇的瞬间,反应产生的璀璨蓝色荧光在略显昏暗的环境中静静绽放,宛如捧起了一小片“流动的星河”,引得孩子们连连赞叹“太美了!”“像有精灵在发光!”
播撒科学种子:趣味课堂埋下好奇心的“种子” “不仅要动手做,更要知道‘为什么’。”团队成员不仅耐心指导操作步骤,更适时引导孩子们观察现象、思考原理。“为什么会有荧光?”“紫色是怎么变出来的?”在志愿者们启发式的提问中,孩子们的好奇心
转化为探究的动力,初步的科学思维在亲身体验中悄然萌芽。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勇于猜想的能力在此刻得到锻炼。
团队不仅局限于一场活动的璀璨烟火,而是精心编织“高校智慧纽带”与“社区成长沃土”交织的科普网络。让“流动的科学课堂”化作载梦的蒲公英,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更多社区儿童心间。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为祖国培育创新幼苗,点亮未来科学之光。